返回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26章 举大计(求月票求订阅)(第1/2页)
首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目录


搜索,用户注册与阅读记录,书架等功能重新开放

百度搜索新暖才文学网,即可找到我们,网址为拼音缩写https://www.xncwxw.me
(前面加https,http可能无法访问),
即将改版,更多精彩小说请点击"首页-分类-其他小说"

书架功能已恢复,可注册登录账号

    王笑把一张京城的地图铺在桌案上,淳宁手里拿着一封信念着,左明静提笔在地图上标注起来。

    “棉花巷许家,三十八人聚议,其中伯爵二人,官员十七人,从四品大员二人……”

    “狮子巷吴家,十八人聚议……”

    “……”

    一直念了三十余家,淳宁又道:“还有石碑巷、芝麻巷、隆福巷等九个豪宅里据说有保守派聚议,但锦衣卫人手不足,暂时没能打探到具体情况。”

    王笑道:“这两天加起来一共有多少官绅在窜联。”

    唐芊芊拨着算盘算了一下,道:“大概有一千三百余人,包括许多朝堂要员、各部官吏、皇亲贵戚、士绅大族,甚至是王家、秦家、许家、唐家、钱家、白家、左家,都有子弟参与,反对新政。”

    “反对新政没关系,如果每一个人都支持新政,那才可怕。”王笑沉吟着,手指在地图上划过,道:“我不怕他们聚议,不怕他们上表反对。大可让他们在朝堂上辩一辩,各抒己见,为新政拾遗补缺。”

    左明静侧过头看他,美眸仿佛又亮了些,只觉王笑虽然大权在握,却还能容纳反对的声音,这其实是极难得的事情。

    唐芊芊则摇了摇头,道:“他们要做的只怕不仅仅是上表反对,变法触及到的是他们的利益核心。你要动人家的身家性命,人家必然要反扑,构陷、栽赃、刺杀,甚至造反……兔子急了还要咬人,总有人敢拼个鱼死网破。”

    “是啊。”

    “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左明静低声念叨道:“人如鸟雁,只顾自我谋食。只盼这次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少些……”

    王笑道:“是多是少,网已经撒下去了,就看有多少鱼想来撞破我这个网……”

    ~~

    马蹄声很急。

    “吁!”马上的女骑士一把勒住缰绳,在城门口停下飞奔的骏马,显然骑术精湛。

    她身姿飒爽,只是一张脸平平无奇,还透着些丑。

    说不上哪里丑,五官也没太大的缺陷,就是给人一种没精神……以及“看什么看?!”的观感。

    这就是花枝了,她牵马走进京城,望着繁华的街巷,长吸了一口气。

    ——灌肠、爆肚、驴肉火烧、卤煮、鸭头、白切羊肉……我回来了!

    花枝实在是受不了那深山老林穷乡僻壤了,一天天的,就看那几个人在那里唧唧我我,磨磨叽叽,有什么意思?

    每次玩三国杀,最先出局的永远都是自己……

    反正昨天烤野猪肉也吃了,王笑弄的那些调料也拿了两大罐,还不走着的一人,正抬着手在跟人说话。

    这人花枝倒是认识……那个范什么来着的……

    她只觉得这书生真是没用,做点事婆婆妈妈的。

    ——有那么多护卫,手里还有拿火铳的,砰他娘一铳不就好了,废话许多……

    ~~

    范学齐还在很有耐心和几个士绅解释。

    他并不想和他们撕破脸。

    京城的圈子这就这么大,其中有好几个士绅范学齐都认识。

    比如站在他对面的一个中年人叫康季良,是京城康家的三房,与范学齐的父亲还是挚交好友。

    康家主要是做票号生意的,北楚在济南立足之后,康家还偷偷从京城送了三千两银子过去捐作军饷,如今朝廷刚给他们家颁了个“义商”的牌坊……

    人群中这样的人还有许多,不少人背后还有靠山。

    “我们发行的宝钞与开国时不同,有多少银子才会发行多少宝钞,随时可以兑换……”

    范学齐说着,一转头,忽然见到站在酒楼门口的花枝。

    他愣了一下,眼中泛起一些喜色。

    然而下一刻,忽听前方一阵惊呼。

    “啊!快让开……”

    “天!好臭……”

    “保护大人!”

    “噗……”

    范学齐只觉眼前黑了一下,接着身上一凉,一股恶臭冲鼻而来。

    他身前的人群终于散开,一个个捂着鼻子站到一边。

    他身后的护卫则是想在第一时间拉住他,但来不及了。

    一个木桶摔在地上,里面还有粪水往外淌着。

    范学齐浑身又湿又臭,呆立在那儿,目光还看见远处的花枝……然后,有一滴粪水从他额头滴落下去。

    ……

    花枝已如箭一般窜了出去,一脚将那个向范学齐泼了粪又想逃的汉子踹倒在地。

    那汉子衣着褴褛,浑身瘦得只剩骨头,表情一片惊恐,嘴里却只会咿咿哑哑地喊着。

    她一把提着他的发髻,拖到范学齐身前,道:“这人是个哑巴,这事难查了。”

    范学齐整个脑子都是懵的。

    他一辈子为人处事极尽周全,待所有人都彬彬有礼。唯独此刻,有人和他说话,他不知道怎么回答……

    “喂,跟你说话呢。”

    “花枝姑娘……我很臭……”

    “还好吧,我还把人丢在粪坑里淹死过。我说你这么大一个官,跟人在街上吵什么吵?还有,今天要是泼过来的不是粪水是刀子,你人就没了。”

    “无妨的,若有人敢刺杀我,那便是与晋王撕破脸,非但阻止不了新政,还要面对晋王的清算。只有这样,他们还能说是民意……”

    花枝懒得听这些有的没的,只觉得这人比王笑还啰嗦。

    她想到自己的那条蛇还放在酒楼里,漫不经心应道:“民意什么民意,民意就是填饱肚子。”

    范学齐眼睛一亮。

    他在这一刻之前很是迷茫。

    自己呕心沥血拟出来的新政,就是为了让天下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但看眼前这个衣裳褴褛的哑巴,分明就是自己想要帮助的老百姓之一。可为什么偏偏就是这样最苦的人会拿着粪水来泼自己?

    他不知道当众袭击官员是大罪吗?是被人怂恿、收买?为了几两可怜的银子?

    哪怕明知是这样,范学齐也感到一阵心寒。觉得自己想让他们少被那些权贵剥掠一点,他们反倒帮着那些权贵来对付自己……

    唯有花枝的一句话,让他感到自己做得没有错。

    然而,花枝已经走掉了……

    花枝跑回酒楼里一看,只见所有人都堵在门边、窗边看热闹,而桌子上那个褡裢还在,可是那只大蛇却不知道到哪去了……

    ~~

    白府。

    白义章搁下笔,把刚写好的奏折递出去。

    坐在书房里的另一个人是钱承运,接过奏折看了一会,点了点头。

    “如此旗帜鲜明地反对新政,真的不会触怒晋王吗?”白义章问道。

    钱承运道:“你是怕我是在给你下套?”

    “别以为我不知道何良远是怎么死的。”白义章道:“当时你若肯与他讲一句真话,如今他人还在。”

    钱承运摇了摇头,道:“当时情况不同,晋王是一心要何良远死。但你不是,晋王若要对付你,你早就不在了,不需要我下套。”

    “那你是真反对新政?”

    “我的奏折你也看了。”钱承运郑重道:“我认为新政不妥,极力主张反对。”

    白义章又问了一遍:“你敢反对晋王?”

    “现在的晋王与以往不同了,他虽不是天子,却是你我的‘君’,是天下的‘世主’。他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横冲直撞,想抄谁的家就抄谁的家。世主治世是要讲规据的,否则天下就乱套了。”

    白义章点了点头,不需要钱承运多说,他已经明白了这层意思。

    “只要我们按规矩来,晋王也会按规矩对我们?”

    “不错,我是晋王的臣子,为人臣子,该做诤臣时就该做铮臣。”钱承运道:“新政不是小事,晋王必然不敢一意孤意,而是会听所有臣工的意见。”

    “可是……朝中有变法派和保守派,但保守派里也有人激进、有人稳妥。”白义章道:“我担心的是,一旦表明立场,那些激进者要是做出什么事,落下把柄、或惹恼了晋王,只怕要连累我们。”

    “放心吧,晋王心里有数的,不至于连诛。前些年晋王胡乱杀人,埋下了不少祸根,这一次不能再无故杀人了,否则何以使天下人信服?新法,我是一定要反对的,但记得,一定要有理的据,别让人……”

    话音未落,外面响起通传声,有个下人匆匆进来,对白义章耳语了几句。

    白义章皱了皱眉,挥退那下人,向钱承运道:“那些人往范学齐身上泼了粪。”

    钱承运也不刻意掩饰,眼中泛起些忧色,喃喃道:“有些出格了,但还算知道分寸。只希望这些蠢材到此为止、别再给我们拖后腿……”

    ~~

    “这些蠢材做得还不够。”

    马伯和一边汇总着这几天京城里的各种消息,一边喃喃道:“要让他们闹得更厉害些,现在还太温和了。”

    杨全望捡起一封封消息看去,却觉得这些事一点都不温和……

    二月初六,一个叫康季良的京中善人,向顺天府状告范学齐奸淫其妻,范康两家本是通好之家,此事一出,京城舆论哗然。

    二月初九,范家当年在京城经营“芳园”之事被好事者捅了出来,此后共有十七名女子状告范家强掳她们,逼迫她们侍奉达官显贵;

    当日,刑部又派人到经改司捉拿了一个叫徐维的小官,因有人指证他是南京派来的细作。锦衣卫很快就勒令刑部放人,并指责其越权,双方在刑部门口爆发了一场小冲突。

    二月十日,京城各个茶楼酒肆开始有人宣扬经改司的官员品行低劣;三名妇女堵住经改司衙门,指责侯方域巧言骗色;又有人指证姚启圣是建虏细作,身上还背着杀人案……

    二月十三日,终于有一名御史上奏,弹劾王康贪墨,并把这案子与范学齐联系在一起,指出王家与范家也是世代交好,王珍与范学齐是至交好友。

    二月十五日,王康、范学齐等人贪墨国库的说法开始在京城流传,很快甚嚣尘上。

    ……

    杨全望只看这些情报,都能感受到整个京城舆情沸腾的氛围。

    他觉得,伪朝这些保守派已经在朝堂的规矩范围内把事情做到顶了,要敢再往前走一步,那就真是造反了……

    “我没想到他们敢做到这一步。”

    马伯和冷笑道:“一群畏手畏脚的蠢材,以为这样就能让王笑放弃变法,实在是太天真了。他们若要想保住身家,这样远远不够。”

    杨全望道:“但他们要是闹得再厉害些,只怕真的要触怒王笑,事得其反。”

    “你糊涂了吗?”马伯和道:“我们管他们能不能阻止变法、管他们是死是活?我们要的是京城乱起来,要的是见血……”

    ~~

    京畿,昌州密云县,巨各庄。

    在这里有一个大铁矿,归昌州望族潘家所有。

    潘家若没有实力,自然是守不住这样的家业。比如在延光年间,潘家就倚仗当时的工部尚书马冲遥,采矿炼铁,交由楚朝铸造刀兵。

    后来,清军入关也没有为难潘家。

    清廷虽然圈地、投充逃人,但要铸炮、要制作盔甲兵器还是靠这潘家这样的大户开采铁矿。

    等到楚朝重新定鼎燕京,潘家依然秉持着低调谦和的作风,谦逊谨慎地打点好各方关系,还拿出钱粮出来安抚好巨各庄的矿工、密云县的百姓。

    对于楚朝而言,潘家的表现是有功劳的,为朝廷定兴之初的局势平稳有贡献,是良善之家。

    然而这个良善之家安稳的日子才过了不到两个月,就面对了一个最大的考验。

    在它眼里,反贼入京不可怕、清军入关也不可怕,这些人从来都不是他们的敌人。

    而若有谁要收回天下矿业,那这个人才是他们不死不休的敌人……

    潘家家主潘明望一直在关注着京城的动向,为了阻止新政,他不停地把银子送去京城,调动起所有的人脉,嘱咐他们一定要收买更多的官员,劝阻那位一意孤行的晋王……

    二月十八日,多年前曾收受过潘家孝敬的白义章给他回了一封信,告诉潘明望他会在朝堂上尽力争取,又说就算朝廷要收回铁矿,必有对应赔偿,如今有许多“不智者”正在四下窜联“恐将误事”,叮嘱潘明望“万不可轻举妄动,切记,切记”。

    放在以前,潘明望一定会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