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曹操喊我去盗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二十四章 雍仲本教(4000)(第1/1页)
首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目录


搜索,用户注册与阅读记录,书架等功能重新开放

百度搜索新暖才文学网,即可找到我们,网址为拼音缩写https://www.xncwxw.me
(前面加https,http可能无法访问),
即将改版,更多精彩小说请点击"首页-分类-其他小说"

书架功能已恢复,可注册登录账号

    越是如此,吴良越发觉得方琼身上还藏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并且随着他到达传说中的楼兰古国——这个方琼口述中曾经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地方,可能还会遇上着一个身着寻常汉服却在肩膀上披了一块褐色毯子的中年男子。

    而在那中年男子身后,则跟着三个年纪略小一些的年轻人。

    三个年轻人亦是一身汉人百姓平时所穿的布衣,身上倒并没有披什么毯子,因此除了发型与略有些西域风格的五官之外,看起来与普通的汉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这情况吴良倒也并不觉得意外。

    当年汉武帝刘彻征讨匈奴的时候,鄯善国夹在中间左右逢源,附近小国亦是纷纷效仿,最终惹得汉武帝大军压境,最终使得这一众小国都成了大汉的属国,并在此处建立了“西域都护府”,置使者校尉统一管理,派出军民前来屯兵驻扎,那时起鄯善国与西域的一众小国便已经开始接受汉化。

    因此这些地方的人穿汉服说汉语都是情理之中的事。

    “公子。”

    见到吴良等人,杨万里立刻跑上前来迎接,同时将跟他一同走上前来的那名中年男子进行了一番介绍,“这位便是阿普丘,他在听说了我的来意,又见到阿旺的那串骨珠链子之后,便执意与我一同出城来迎接公子。”

    话未说话,那中年男子已经主动对吴良行了一个抚胸礼:“拜见阁下,阿旺叔乃是我们族内最德高望重的尊者,亦是对我影响深重的引路人,阁下既能得到阿旺叔的骨珠链子,便说明阿旺叔对阁下的品行与身份极为尊崇,我又怎敢怠慢阁下。”

    “言重了,我也不过是路过时顺手帮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忙,实在不足挂齿。”

    吴良颇为谦虚的摆了摆手,笑呵呵的还了一礼说道,“我们或许要在扦泥城少住一些时日,期间还需阿普丘先生多多担待,不打扰吧?”

    “阁下无需多虑,我方才已经命人为阁下腾出了一个院子,阁下等人想在扦泥城住多久便住多久,衣食住行皆由我来负责。”

    阿普丘则颇为实诚的说道,“这还是阿旺叔头一回嘱托于我,我自当竭尽全力完成他的嘱托,若是这点小事都不能办的妥妥当当,便是抚了阿旺叔的脸面,今后我哪里还有颜面再去见他,只怕见了面阿旺叔也不会认我了。”

    “那就有劳阿普丘先生了,叨扰之处请多包涵。”

    吴良拱手笑道。

    “请!”

    阿普丘侧身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我已命人在家中备下一些酒食,先带阁下前去安顿好了住处,再为阁下接风洗尘不迟。”

    ……

    扦泥城的城墙上共有两个并列的城门。

    两个城门都有五六米来宽,左边的乃是官道,右边的则是平民与牲畜的通道。

    在阿普丘的带领下,吴良等人走的便是左边的官道,官道旁边的守城兵士非但没有阻拦,还颇为恭敬对他们低下头行了一个抚胸礼……由此可见阿普丘在扦泥城的身份地位,最起码不是一般人惹得起的。

    这样的大腿,吴良自是很喜欢,比他想象中的还要略粗一些。

    如此进到城内,吴良很快便被这里超越中原许多大城的繁盛景象给震撼了一把。

    街道两边处处都是商铺与地摊,贩卖的东西亦是五花八门,小到来自不同地方的生活用品与农具,大到骆驼、牦牛、马匹这样的大型牲口,可谓是一应俱全,甚至吴良还看到了被绳子捆成一串的肤色与五官各不相同的奴隶。

    既然肮脏的奴隶交易都可以拿到明面上进行,其中自然也少不了一些不太友善的画面。

    但这并不影响扦泥城的繁盛景象。

    虽然还远远达不到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的地步,但仍旧已经远远超出了吴良的想象。

    因为吴良此前对扦泥城的印象,一直都停留在东汉年检成书的汉书·西域记中的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一万四千一百。”

    五百七十户。

    共计一万四千一百口人。

    这数量在西域小国的城镇中虽然已经可以算是一座大城,但与中原相比还是远远不够看的,哪怕与战乱中的中原城镇亦是不能相提并论。

    但如今扦泥城的情景,显然已经与汉书中的记载相差甚远。

    “阿普丘先生,你在扦泥城生活了多少年?”

    吴良一边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般东张西望,一边开口向陪在的阿普丘询问。

    “大约……快十五年了吧,当年我辞别阿旺叔前来此处时只有一十九岁,如今却已过了而立之年。”

    阿普丘回忆了一下,正色答道。

    “这十五年间,扦泥城便一直如此繁盛么?”

    吴良接着问道。

    汉书成书距离现在也就百十来年,并且当时对户数与人口数已经精确到了十位,想来应该不会出现任何差错。

    短短的百十来年,便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虽然不是完全不可能,后世新天朝不就只用了几十年便完成了经济腾飞的世界奇迹,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迈着大步奔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么?

    但奇迹之所以被称为奇迹,便是因为几乎不可能被复制与重现。

    所以这种程度的巨变,真心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

    更何况这个时代的百十来年,生产力与科技基本不可能有什么巨大的突破,并且还是在这么一个被沙漠与盐碱砂地环伺的不毛之地。

    “这倒不是。”

    阿普丘摇头说道,“其实扦泥城变成这副模样也不过是最近几年的事情,这一切还要拜大汉所赐,大汉起了兵事以后,西域都护府变得名存实亡,西域各国纷纷宣布独立,鄯善国亦是借机脱离了掌控,后来又有一些自大汉逃难而来的商贾在此处定居,并且随行带来了许多紧俏货物,扦泥城的物资一下多了起来,西方的行商得知之后也纷纷赶来做买卖,于是就变成了今天这副模样。”

    “原来如此。”

    吴良听罢恍然大悟,与如今战乱不断的大汉相比,这远离战火的鄯善国,倒确实能够算得上是一个不错的世外桃源。

    见吴良似乎对扦泥城极感兴趣。

    阿普丘也主动承担起了导游的职责,一路上只要路过扦泥城内有些代表性的风情与建筑,便会颇为热情与他绘声绘色的讲解一番。

    吴良自是听得津津有味。

    不过阿普丘所讲最多的便是扦泥城内的寺庙。

    鄯善国作为一个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种族的组成十分复杂,因此宗教信仰亦是无法完全统一。

    光是走了不到一里来远的路,他们便已经路过了好几处寺庙,大大小小的都有,甚至同一个宗教还存在着不同的分支与团体,不可谓不乱。

    不过阿普丘主要介绍的也只有两个规模最大的宗教。

    一个是小乘佛教,一个则是拜火教。

    小乘佛教便是印度佛教的一个重要分支,这是最早进入天朝的佛教分支,而后来法显与玄奘前往西域取经求法,取的则是大乘佛教。

    其实吴良对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并没有太多深入的了解。

    他只知道两者在宗教学说体系上最大的区别便是:小乘佛教以佛陀为导师而不是神,着重伦理教诲,不拜偶像;而大乘佛教以佛为神并有不同的化身和无边的法力,宣扬神异,造出各种偶像加以崇拜。

    前世后世,吴良都是个不信教的人,不过非要从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中做出选择的话,个人而言他更喜欢小乘佛教。

    而如今小乘佛教便被鄯善国王室定为了国教。

    因此扦泥城内规模最大数量最大的便是佛教的寺庙,而阿普丘也是小乘佛教的忠实信徒。

    规模次之的则是拜火教。

    据吴良所知,拜火教也叫作琐罗亚斯德教,乃是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

    这个宗教起源于中亚地区,在基督教与***教诞生之前,一直都是中西亚最具影响力的宗教,无人能出其右。

    甚至。

    这里还有一座雍仲本教的小型寺庙。

    这雍仲本教可就厉害了,虽然这个宗教没有佛教与拜火教传播范围广,但古代藏族同胞原创的宗教,乃是久远古老的藏族同胞文化的源头。

    即是到了后世,雍仲本教也依旧涉及藏族同胞生活与文化的方方面面,造就了当地别具一格的文化与风情。

    也就是说。

    早在这个时候,藏族同胞便已经到达了鄯善国,成了古丝绸之路的一部分。

    而在这些个鄯善国存在的宗教中,最令吴良有认同与归属感的,无疑便是这个雍仲本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