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亲军锦衣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6章 计算收入(第1/1页)
首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目录


搜索,用户注册与阅读记录,书架等功能重新开放

百度搜索新暖才文学网,即可找到我们,网址为拼音缩写https://www.xncwxw.me
(前面加https,http可能无法访问),
即将改版,更多精彩小说请点击"首页-分类-其他小说"

书架功能已恢复,可注册登录账号

    给大明三万,其实是两万官员加两倍的俸禄,那可是一笔大费用,钱从哪里出,这是个大问题。

    但赵兴淡然道:“这笔开销,臣算计,从四大巡盐御史衙门出一部分,每个出一百万,这是没有问题的,经过臣变革山西盐政以来,拓展了巨大的利润空间,只要我们整顿好其他四个盐场,上缴一百万,每个盐场还是可以拿出来的。”

    全国四个巡盐御史,还有三个因为大臣们的极力反对没有整顿,依旧没有一分一文上缴。

    而赵兴不过整顿了一个山西盐场,不但让西北盐价大降,同时养活了几十万边军,让边军钱粮丰足,而且还每年向内帑上缴百万。如果其他三个盐场也照此办理,是绝对没有任何问题的。

    崇祯自嘲的一笑:“那年后我们就拿出力气和那些官员们打擂台吧,而改革之后多出的四百万,算做我们白得吧。”

    原先天启年的每年四百万盐税弄没了,结果这再次恢复回来,竟然成为了外快,这事,怎么看怎么透着可笑至极。

    “整顿盐务事,臣保举袁可立大人执行,一定减少许多压力,同时又能将事情办好。”赵兴举荐袁可立是正确的。袁可立历经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帝,为‘’四朝元老”之臣,诰‘’五世恩荣”之赏。为官刚正不阿,敢于为民请命,是明代后期清官廉吏和抗金名臣。

    万历十七年,中进士,初任苏州府推官。二十三年,升山西道监察御史,因直谏而罚岁俸。二十四年,罢官回籍。泰昌元年,起任尚宝司司丞。天启元年,升本司少卿、太仆少卿左通政、廷试读卷官、右佥都御史、登莱巡抚、兵部右侍郎、南京户部尚书,加兵部尚书,因为和袁崇焕就毛文龙事不和,致仕,累授少保兼太子太保。也就是说,他将大明的官,做了个遍,问题还各个做的好。现在和朝廷闹着别扭回家了。

    “如此能臣,干臣,忠臣,怎么能不做官呢。嗯,明日朕亲笔书信,派曹化淳去请。”

    “臣锦衣卫向天下商贾收取的爱国捐,现在是每月可拿六十几万,而臣执行的办法,不但没有让商人们抵制,还让他们双手赞同。但是随着商业的发展,再降低一下免税的门槛,估计一年还有个三百多万的增加吧。”

    崇祯感叹:“洪武爷时候,定商税为三十一,也是修养国力,这事数目和你现在的想等,但那时候是过一地一收,而你的这个办法却是不交易就不收,其实你的税,啊,叫捐,可比洪武爷的还轻呢。等延续到嘉靖年到十一税,商贾们照样干劲十足,才有了国库丰盈无缺。结果你的税比那时候起来,笑着拍拍赵兴的肩膀:“你之所以与其他官员不同,你是能发现问题,同时住了脚步,充满期待的看着赵兴,他太需要自己信任的一批官员了。

    赵兴道:“这次三科同考,皇上是主考,就是他们的座师,文人最重尊师重道,他们不管从什么角度都必须跟皇上您一条心。但是,这三科索取,最多五百人,实在是太少了,而天下依旧是以老迈昏聩的万历朝的官员居多。所以,臣请每年一两科或者三科,用源源不断录取的皇上您真正的门生弟子,充实地方,首先先把缺额补上,让大明的统治机构正常的运转起来,再用他们逐步取代昏聩老迈官员,只要如此坚持下去,不出十年,放眼天下,朝堂内外,皆是真正的天子门生,到那时候,皇上您想做什么做不成?”

    崇祯整个时代,只开科三次,崇祯元年,四年,七年,结果到他死,他选拔出来的人才都没有为他出过一点力,这也是崇祯的悲哀。

    但赵兴的这个提法,却将这个状况改变了,只要崇祯选拔出来的人才充满天下官场,不说这些人让政令通达,最少不至于如东林那般什么都坚决反对了。

    崇祯背手踱步沉思好久,突然一拍手:“好,好,好,就按照爱卿的办法办,就从今年起,每年一次科举,要在十年,不五年,将大明的官场彻底的换把血。到时候,高额的俸禄,充足的干劲,在朕的指导下,一定能够中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