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亲军锦衣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7章 大会文士(第1/1页)
首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目录


搜索,用户注册与阅读记录,书架等功能重新开放

百度搜索新暖才文学网,即可找到我们,网址为拼音缩写https://www.xncwxw.me
(前面加https,http可能无法访问),
即将改版,更多精彩小说请点击"首页-分类-其他小说"

书架功能已恢复,可注册登录账号

    李守一端坐在自己的知州大堂,左右三班衙役挺胸叠肚的站立,身边左近,不下,只能站在外面的广场上,好一派文风鼎盛的气势。

    这群秀才老少都有,高矮不一。见了李守一也不跪拜,给堂上的李守一施礼:“学生等见过老父母。”

    李守一客客气气的伸手:“诸位免礼。”

    见官不拜,这是秀才以上的特权,也是一种身份荣耀。

    等大家分年次站好,为首的一个留着胡须的中年人站出来,对李守一施礼:“学生冒昧,请问大人,您何事将学生们传来?”

    李守一和蔼的笑着道:“本官新任楚雄知州,对当地风物并不十分了解,所以刚来的时候,就仔细查阅了咱们州上的状况。这一查,不由得让本官大为欣慰。原来被称呼为蛮夷之地的本州,竟然是人文荟萃之地,学风之鼎盛即便沿海大省也不及。”

    这个杨氏秀才就骄傲得道:“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咱们云南可谓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一听这话,李守一立刻来了兴趣:“还请先生教我,以便我在位期间,将其发扬光大。”

    这个杨秀才就得意得道:“首先,咱们这里被誉为彩云之南,可谓是人杰地灵。但又被中原人士误称为是荒蛮烟瘴之所,所以历朝历代大的战争,几乎都没波及到咱们这里,如此一来,就享受了上千年的和谐太平。”

    李守一恍然大悟,频频点头。

    “还有就是,只要北方发生战乱,就会有大批的世家大族,举家南来避难,当地人称我们为客家。我们南下,不但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技术,在最后排,一声苍老的声音回答:“来了来了。”然后就是一阵拐杖的遁地声,前面的人不由得纷纷让开,就见一个儒衫百结的老者,拄着一根桑木的棍子,颤颤巍巍的走了过来。那桑木的棍子,一下一下点着大堂上那明亮的瓷砖,清脆,但却如同一把把匕首,刺进每一个有良心人的心脏。

    走到最前面,习惯性的卑躬屈膝,要给李守一下跪,李守一慌忙离案下堂,双手搀扶:“老先生千万不可,千万不可。”

    老秀才拄着棍子,勉强支撑着身子,有气无力的询问:“上宪可有什么事情询问?”

    李守一看看他的样子,就小心的询问:“老先生可吃过饭?”

    这个老秀才就凄苦一笑:“前日接到上宪的通知,学生不敢怠慢,安顿了一下家里,连夜间带了一根棍子,提了一个瓦罐,赶到州府来。这一路上饥一顿饱一顿,今日上宪招呼的早,还没有来得及讨要。”然后低头摇手:“惭愧惭愧,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啊。”

    李守一马上跑回自己的座位,就在自己的桌案下,拿出了一碟精美的糕饼,双手递到了这个老秀才的面前,眼圈发红,声音哽咽着道:“请老先生先吃了它,垫一垫肚子。”

    从郭生田处得知,这个老秀才,其实是真有学问的。年少俊杰,从17岁科举,但可惜,不管文章做得多么锦绣,却每每都名落孙山。究其原因,即便他考上了榜首,却因为没钱没势力,最终都被挤下来。

    由于考的时间太久了,到了花甲之年,也不知道是哪个考官,最终良心发现,总算是给他了一个秀才的名份。

    本来做了秀才之后,首先有国潮的每月五斗廪米还有100钱的柴火费,不过随着天下财政的捉襟见肘,这一份福利也就没了。

    还有就是他名下的那200亩大家都明白的投献,但天下已经没有闲田,即便有百姓想要投到他的名下,给他一点地租,但他依旧是没钱没势力,就被别的秀才们夺走了。

    结果一个堂堂的秀才公,竟然沦落到了沿街乞讨的地步。有辱斯文,这更是打大明朝廷的脸。

    所以,今天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李守一就准备拿他作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