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用户注册与阅读记录,书架等功能重新开放 |
百度搜索新暖才文学网,即可找到我们,网址为拼音缩写https://www.xncwxw.me
(前面加https,http可能无法访问),
即将改版,更多精彩小说请点击"首页-分类-其他小说"
书架功能已恢复,可注册登录账号
前明袁崇焕守宁远时曾以棉被内置火药点燃扔至城下杀敌,谓之“万人敌”,此法对攻入城门洞的敌军杀伤最大,因为着火棉被燃烧之后会产生大量浓烟,致使门洞中的敌军被活活熏(呛)死,便是能够跑出也是双眼短时间内无法睁开视物,如此便容易被城中守军射杀。
前年淮扬河工暴乱之时,有叛军李士元部趁乱裹挟河工攻打淮安城,守城明军便以此“万人敌”成功遏制叛军破城。
不过真正的“万人敌”却不是这种简单的棉被火药,而是在天启七年出现的一种用泥制成的火器,其周围留有小孔的空心圆球,晾干后装填火药,并掺入有毒物质,整体以木框固定,很大。
敌军攻城时,点燃引信,抛到城下,火焰会四面喷射,并不断旋转,烧灼敌军,故而明军称其为万人敌,或叫烧夷弹。
一开始,城下的清军多半以为城上扔的是那种他们曾见识过的“万人敌”,因为看上去都是用棉被制成,但很快清军便意识顺贼扔下的绝不是万人敌,而是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厉害火器。
这火器,会爆炸!
有些“棉包”落在城下时引信还在燃烧,一些清军看的明白,那玩意根本不是棉被,而是丝绸!
是一块一尺见方大小,外面皆是丝绸包裹的东西。
这东西,清军因为没见过叫不上名字,顺军则称之为“闯王包”。
因为,此物正是由大顺监国闯王陆文宗亲手制成并试验而成的。
虽然受限于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及硬件实施,陆四根本没办法实现军事科技的跨越性发展,但多多少少还是晓得一些制作简单、取材方便的大杀器。
比如炸药包。
丝绸包裹火药的密闭性及爆炸后的威力不住,一个身材瘦弱的更是被震得连退几步。
不过因为马科部的药子不多缘故,最终只制成了85包,祖可法特请闯王赐名,陆四大手一挥:“我看就叫陆家包。”
为什么叫陆家包,因为是他陆四想到的。
祖可法他们觉得不妥,最后诸将达成一致意见,此物必须叫“闯王包”,以显闯王威名。
叫陆家包还是叫闯王包,陆四都没有意见,只要这炸药包能让多尔衮清醒意识到他大顺监国闯王的厉害就行。
因为少,便宝贝,闯王包可以说是陆四的压箱底,不到关键时候不使出来。
原本陆四也不打算现在就用,火炮专打满洲人,这炸药包就得专炸两白旗。
是谓区别对待,争取大多数。
可再一想,多尔衮那里恐怕已经断粮,强攻不下这位大清摄政王不可能再傻不愣登的继续把真满洲往不可能取胜的保定城下塞,其多半会立即撒丫子跑人赶回北京。
那么,这闯王包就得用了。
陆四要在精神与肉体上都要重创清军,让他们如同前明军队一样闻闯色变。
远处多尔衮他们听到的爆炸声好像连绵不绝,实际陆四只让往城下丢了20个。
第一颗药包是陆义良亲自甩出城的,之所以是甩,乃因为这药包还有一根长长的绳子,以便投掷距离更远。
陆义良的目标是那帮穿铁甲的满洲兵。
药包在半空中飞出近二十丈,尔后在快落地时就发出“轰”的一声,巨响中首当其冲的十几个镶红旗的铁头子耳朵瞬间失聪,就是十几丈外的其他清军,也个个都如耳朵被铁锤狠狠敲了下刺痛万分,耳畔也满是尖鸣嗡声,让人头痛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