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水浒新秩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八十八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第1/1页)
首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目录


搜索,用户注册与阅读记录,书架等功能重新开放

百度搜索新暖才文学网,即可找到我们,网址为拼音缩写https://www.xncwxw.me
(前面加https,http可能无法访问),
即将改版,更多精彩小说请点击"首页-分类-其他小说"

书架功能已恢复,可注册登录账号

    生与死的战争抉择最能考验人性。

    职方员外郎秦桧为了自己的大志向蛊惑知代州事郭仲恂抗旨迎击同军时,根本就不知道兵凶战危一词的含义。

    所以,一旦遭遇战败见识了战争的凶险和残酷,就立即束手无策。

    又如明明有一战之力的知忻州事贺权收到代州的告急信,不想着杀身成仁报效朝廷,反而可耻地戕害同僚投降敌军。

    而兵力稳了脚跟,自己将没有任何机会赶走他们。

    想赶走同军就只能趁他们立足未稳,而且越快越好,一天也不能耽误。

    好在,朝廷虽然放弃了河东,河东路军民却没有放弃自己。

    待折可求率领麟府兵马越过黄河进入保德军境内时,新任河东路宣抚副使经略使张孝纯的帅令及时送到,免去了折氏私自出兵的政治风险。

    同时送来的,还有同军东、北两路并进且已经会师忻州,并开始扫荡太原府周边县城和军寨的消息。

    战争之中,敌我情报极度不透明。

    折可求摸不准同军的具体兵力部署,担心敌军会于半道设伏,不敢由岚州直奔太原府。

    其人决定经保德军东进岢岚军,再率精锐兵马经由岢岚山之间的狭道,偷袭兵力应该不多的宁化军同军后方。

    这一招“围魏救赵”之计若成,就可以调动太原府的敌军,以在运动中寻找战机。

    折可求这次虽然动员了两万兵马,但真正的折氏子弟兵只有三千人。

    朝廷对府州折氏既用又防,其披甲率一直都不如京营禁军,也不如西军精锐。

    其余的临时征发青壮甲械不全,只能承担转运粮草、呐喊助威之类的任务。

    指望这样的大军与战无不胜的同军主力正面对决,纯粹挖坑埋自己。

    折可求清楚敌我双方实力的巨大差距,从没有奢望一举打败同军并将之赶出河东路,只希望能小胜几场,鼓舞其他各路宋军的斗志,坚定朝廷的抵抗信心。

    其人的思路很对,但行动上还是慢了同军一步。

    出身泸南山中的夷人木麻最是清楚山中的各种小道,驻守宁化军和宪州后,就立即派人打探各地的地理信息,并及时堵塞漏洞。

    待折可求由岢岚军翻越岢岚山进入宁化军境内时,才在一个叫做“天门关”的必经隘道处发现了早有百余名同军在此立寨了。

    组织了一次试探攻击,付出十余人的伤亡后,折可求意识到自己还是小看了同军。

    敌人这么短的时间就能将宁化军防线经营得这么牢固,就算不计损失突破险关,攻入宁化军境内,怕也讨不到好。

    偷袭任务失败,折可求立即带人重新翻越岢岚山,回到岢岚军境内,然后取松子岭道出经岢州、石州进入太原府。

    这一来回的耽搁,却是大半旬时间过去。

    “翻山越岭”只是简单的四个字,却需要麟府儿郎们以一双脚板去实现,这其中的艰难险阻自不足于人道。

    但他们很快就会忘记翻山越岭的苦和累,因为,还有稳了脚跟,后面再想攻下交城县,就要颇费功夫了。

    当此之时,刘舜仁没有丝毫迟疑,立即亲率用做机动的三个营直扑正在仓促列阵的麟府兵马,双方很快就混战到了一起。

    赶到交城西面的麟府宋军有近四千人,其后还有源源不断地大军,但远道而来,师老兵疲,又被同军的气势所慑,当场大溃。

    刘舜仁追出近十里,麟府兵马循山道逃回,慌乱中自相践踏,死伤无算。

    待折可求转移至汾州再清点兵马,其部出府州的两万人竟然只剩下了一万。

    ……

    几天忙得脚不点地,没时间码稿,明天请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