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水浒新秩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六章 宋才同用(第1/1页)
首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目录


搜索,用户注册与阅读记录,书架等功能重新开放

百度搜索新暖才文学网,即可找到我们,网址为拼音缩写https://www.xncwxw.me
(前面加https,http可能无法访问),
即将改版,更多精彩小说请点击"首页-分类-其他小说"

书架功能已恢复,可注册登录账号

    大同正乾三年、大宋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之春,大同帝国以大宋在归来人问题上敷衍行事为由,要求大宋河东路宣抚使司放开边防准许同军入境调查,两国大战一触即发。

    为了平息大同正乾皇帝的怒火,大宋教主道君皇帝毅然决定牺牲自己的忠实家奴,以当朝太尉谭缜的首级换取大宋王朝的平安。

    不想,使团派出期间隆德府突发兵变,同军南下拿下河东南路,使河东归于一体。

    赵宋则由于李成趁机散布谣言而使得局面失去控制。

    随即,大同帝国通过外交谈判向急于稳定内部的赵宋王朝施压,轻易获得了怀、卫两州和安利军,又补全了河北路。

    军力本就孱弱的大宋失去了山川之险的河东和河北,战略上的被动局面稳了脚跟,组织度和装备短板逐渐补全后就另当别论了。

    因而,对赵宋朝廷来说,驱虎吞狼,调反骨仔李成到光州这等困龙之地平乱,确实不失为解决当前窘境的两全之计。

    李成部装备精良,又经历过多次实战考验,对付光州民乱并不是多难的任务。

    不过,此战的重点并不是打仗,李成也不是朝廷的忠实走狗。

    其人之所以痛快接受朝廷的新任命,就是因为其部太需要一块立足之地了。

    因而,再度开拔前,李成便先将召集麾下众将开会统一思想。

    其人分析了同宋两国当前形势,认为天下迟早要大乱,好汉子生于世,当借此良机干一番大事业。

    但在此之前必须先取得一块立身之地,等乱世来临才能进退自如。

    流窜作战和取得根基之地的战法完全不一样,首重军纪,军纪不行,军队再能打都不可能站稳脚跟。

    李成要求众将严格约束部下,不得扰民,违者定斩不饶。

    其人深知麾下将士人心各异,并没有把话说死。

    承诺待打下了光州后,诸部不愿继续服役者可授予田地,就算将来自己败了,这些人也不用担心受到牵连。

    随后,其人便严格按照朝廷制定的行军计划,边行军边整顿军纪。

    进入光州后,李成并没有仓促出击,而是又在商城镇休整了五日,以继续整顿兵马并打探敌情。

    在这里,其人得到了精通政务刑名的本路人才黄文炳投靠。

    黄文炳本是无为军通判,当年樊瑞在无为军搞事,其人因尽忠职守“顽抗义师”,一家老小均遭樊瑞所害。

    动乱平定后,无为军政治格局重新洗牌。

    黄文炳的位置遭人惦记,有人供出其兄黄文烨在樊瑞之乱中曾勾结匪人,证据是贼军数过其家而不入,其人受兄长牵连而落职。

    这之后,孑然一身的黄文炳便流落淮南西路各军州,靠卖字画为生。

    但其人终究没能彻底熄灭功名之心,一直谋求做事的机会。

    李成率军进入光州后就严格约束部众,整顿军纪,做派完全不同于一般官军。

    这一点成功引起了黄文炳的注意,其人乃主动入营投靠,并献上破敌之策。

    对黄文炳这个突然冒出的淮南人,李成出于本能并不信任,但他也没有拒绝黄文炳的投靠。

    原因很简单,其部是由河东和河北人为主体的过江强龙,要想在光州站稳脚跟甚至放眼淮南西路,就不能一味强硬,最好是先接纳部分地头蛇。

    经过数次试探,李成基本确认了黄文炳的投靠确属真心。

    在功劳簿上捡便宜幸运儿,其人的确有几分真本事。

    明州归宋而实属同,郭易简知明州事,便是地端着赵宋朝廷的腕却吃着大同帝国的饭,很容易两头都落不到好。

    其人为了摆脱这种尴尬身份,就只能在挖掘政绩上下功夫。

    明州农业基础建设这块这几年发展也极为迅猛,尤其是在昌国县海岛屯田的王英等人干得非常出色,不断实现了粮食自足,还能拿出一部分用于贸易。

    不过,农业生产这块一直由共建会全面负责,郭易简就算是知州也插不上手,更不敢随意在此事上指手画脚。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明州有着已知世界最大的外贸海港定海港,其人便将注意力放在了海贸上,定海港的繁荣便有他的一份功劳。

    此时没有后世先进的船舶定位技术,商船一旦驶离港口进入茫茫大洋,官府对其的监管和约束效力就会锐减,使得朝廷对海贸尤其是远洋贸易的管理效率极低。

    赵宋朝廷采取的办法是以商船贸易线路的海上距离和季节(季风、洋流)特点,人为规定商船的有效返港时间和进出港货物清单,要求商船限期回港抽税。

    这种征税制度自然存在很严重的漏洞,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无法有效控制商船出港后的贸易行为。

    因技术原因,当下远洋贸易商船通常不会直航目的地,而要不断停靠沿途港口城市,以获取补给,躲避自然灾害,航行周期本就很长。

    有些船主为了追逐利润,会以人为(海盗袭击、船员染病)、自然(遭遇台风、暗礁等)等因素为借口,故意拖延数月甚至一两年的返港缴税时间。

    然后,利用这个时间差,不断往返于朝廷没办法有效监控的外国港口,赚取巨额的钱财,待赚得盆满钵满后,才返回本国港口缴纳很少的商税和罚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