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楚书,太祖皇帝本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零八章:孤得要一块遮羞布啊(第1/1页)
首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目录


搜索,用户注册与阅读记录,书架等功能重新开放

百度搜索新暖才文学网,即可找到我们,网址为拼音缩写https://www.xncwxw.me
(前面加https,http可能无法访问),
即将改版,更多精彩小说请点击"首页-分类-其他小说"

书架功能已恢复,可注册登录账号

    “孤,就快要去陕西祭祖了。”

    这句话说进骆成文的耳朵里,让后者先是一怔,而后迅速明悟过来,两眼不由自主的就冒出了光。

    大楚上下现在都知道骆永胜的打算,内阁上下也早早做过草案,那就是等骆永胜到陕西祭过黄帝轩辕之后,便直接在长安,现在的西安府登基。

    念及至此,骆成文登时激动的拱手。

    “父王......”

    “你知道就行,所以要懂得团结。”

    骆永胜登基称帝,和自己团结同僚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吗。

    这一点上骆成文是不懂的,他搞不懂骆永胜为什么要如此告诫自己。

    这个疑惑一直萦绕在心头,苦思许久都不得解,最后还是骆永胜点了一句。

    “孤,也需要一块遮羞布啊。”

    这句提点,让骆成文顿时恍然大悟。

    自己和魏禀坤不和这件事在骆永胜这里,显然骆永胜是支持自己的,也就是说,对魏禀坤,骆永胜也已经不满意了。

    这厮的屁股明显在开蒙新学这件事情上坐歪了。

    这是一件很严重的政治事件,加之魏禀坤内阁阁臣的身份,他的屁股坐歪了,又会在朝廷内部造成极恶劣的政治影响,于情于理,骆永胜杀了他都不为过。

    可是现在骆永胜已经打算登基做皇帝了,这个节骨眼杀魏禀坤这种起家之初的大臣,亦或者就算不杀,仅仅只是罢黜,在后人眼里,难免会有点兔死狗烹的嫌疑。

    人家会说骆永胜也是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的狭隘之君。

    “有道是天下不可一日无君,我大楚已经统一河山一年之久,上上下下朝臣百姓都盼着孤能早日登基为帝,孤也不好再拖下去了,但孤要登基,就不好擅杀大臣。”

    成文已经很成熟了,他当然明白骆永胜现在的心境。

    后者眼瞅着都要做皇帝了,当然,应该说是必然要开始爱惜羽毛、珍惜名声的,这无可厚非。

    “所以,父王这次试探内阁关于山东之事的态度,只是打算做到心中有数。”

    “嗯。”

    骆永胜颔首,赞许道:“孤一众义子之中,属你成长的最快,也最为懂事。这次你一样做的很好,似魏禀坤、褚季这种,已经不适合继续做我大楚的阁臣了,但是孤现在还不想动他们,放放吧,等孤登基之后,再想想怎么把他们调离内阁。”

    实话实讲,骆永胜并不是太冷血的人,他还是比较念旧情的。

    就比如说起家之初的老班底,哪一个现在不是身居高位,就耿百顺这种明显能力不足的老人,也只是在大楚政坛中的逐渐边缘化而已,骆永胜依旧为他留着一个阁臣的位置。

    只要他自己不乱发言、不乱做事,骆永胜能让他干到退休、干到老死。

    起码,留下一个开国功勋且得以善终的好名声

    这样,骆永胜自己也能有一个好名声。

    作为一个后世人,骆永胜当然知道朱元璋的事迹,在全天下几千万乃至将来上亿的百姓立场上为他们发声。

    相应的,不管百姓们是否存在过错,我大楚制定的法律都应该向百姓进行一定程度的偏枉,这才合乎阶级斗争的核心纲领。

    似魏禀坤这般春秋笔法,大谈特谈实事求是,其实就是暗怀鬼胎企图混淆阶级斗争的纲领,企图影响朝廷自上及下无数官员、士绅、百姓脑海中的阶级立场思想,其心当诛。”

    在文章的最后,骆成文给魏禀坤扣了一顶又臭又黑的大帽子,他盖了自己的大印,吹上口气,满意的最后审视一遍。

    “明天交给父王。”

    低声念叨一句,骆成文却又叹了口气,看了眼书房中的烛火。

    将这篇文章点燃。

    袅袅青烟散尽,只剩下琐碎的灰屑。

    “父王说的对,总得给我大楚朝堂,留下一块遮羞布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