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用户注册与阅读记录,书架等功能重新开放 |
百度搜索新暖才文学网,即可找到我们,网址为拼音缩写https://www.xncwxw.me
(前面加https,http可能无法访问),
即将改版,更多精彩小说请点击"首页-分类-其他小说"
书架功能已恢复,可注册登录账号
在本子里的降兵、俘虏名单中,在本村的人还有三个,张大婶帮忙带着去找这三家人。
村子里都是老人、妇女、小孩、
老人中以妇女居多,男人大多还没年老到免服兵役年龄就已战死了,能够活到年老的,已是非常幸运了。
“李大婶,洛阳守军已投降了,你儿子在洛阳!”
“王氏,你丈夫在宜阳作战中受伤,伤得不重,后来跟着宜阳守将投降了!”
“老张,你儿子没事,活得好好的,正在函谷关。”
吏员逐一通知。
严临每次都会特别说明,是皇帝陛下英明,才不杀降兵,不久后会放回来。
随后,村子里两百余人被召集到一起。
严临朗声道:“父老乡亲们,大秦朝廷,是一心为百姓着想的朝廷;大秦皇帝,是爱民如子的好皇帝;大秦军队,是仁义之师。秦军讨伐叛贼张良、韩成,收复三川郡,尽量少杀人。叛贼征召你们家中男人跟朝廷为敌,交战双方都有人战死,这是叛贼所害,朝廷一定会把叛贼铲除。”
“你们家中从军投降、被俘人员,不久后会被放回家,很快就可团聚了,今年的赋税免除。叛贼征召十六岁以上男人从军,影响了春耕,要是粮食不够,在我这登记,等你们粮食用完时,到乡衙领取粮食。”
现场一片叫好。
严临十分留意村民们反应,除了家中男人生死未仆外,其他人都兴高采烈。
欢呼过后,严临道:“父老乡亲们,这里重新归于大秦朝廷治下,以后大家都安心耕作,过好日子。”
老张问道:“官爷,以后还会再有做不完的徭役吗?”
他的兄长,就是在二世皇帝时的徭役中累死。
严临道:“大家请放心,以后朝廷会轻徭薄赋,不会再像十数年轻那样的繁重徭役了!”
花费了一番功夫,严临给村民们所做的思想工作,成效显著。
村民走后,那下辖小吏郭翀夸赞道:“严队长,你可真会说,可去做辩士了。”
近来,训导部人员扩充,严临小队有一半是新人,郭翀是其中之一。
严临批评道:“你这想法非常有问题。在训导部做事,不是光靠嘴巴会说。而是要心系百姓,想百姓所想。我们的心,既跟朝廷连在一起,也跟百姓连在一起。我刚才所说,就是想百姓所想,为百姓考虑,不是靠嘴巴去欺骗百姓。”
郭翀接受批评,点点头表示懂了。
严临又说:“陕县原本被朝廷管治上百年,百姓对朝廷抗拒之心不算严重。要是在始皇帝时才被占领之地,人心不服,训导部事情会难做得多。你先在这多磨练,以后把起身来,朗声道:“朕加封老丞相为镇国公!”
尉羽向子婴跪下,朗声道:“臣代家父谢陛下隆恩!”
尉缭听到了,艰难地挤出笑容。
当天晚上,尉缭与世长辞。
第二天,朝会。
尉缭去世的消息,臣子们都已经知道了。
偌大麒麟殿,弥漫着悲戚气氛。
众臣行礼完毕后,子婴朗声道:“尉缭老丞相,辅佐两任国君,临危受命,镇守大秦。朕追封为‘镇国公’。”
随即,郎官宣读册封诏书。
子婴已经不再悲伤,尉缭能活到七十多岁,在这时候已经很长寿了,他临终时没有带着遗憾,走得很安详。
在这个时空,除了周天子外,就只有嬴子婴给人封公爵。
不过,周天子封的是一方诸侯,子婴是单纯封爵位。
子婴再宣布,给尉缭隆重的葬礼。
————————
薄薄的雾气在树林的空隙里慢慢地串行,初升的太阳把大树的枝头照得金黄。
四月十八这天早上,虎牢关的韩兵跟往常一样,上到城墙跟守夜士兵换岗。
这时,韩兵们发现了异样。
他们向前方眺望,隐约看见有秦军前来。
随着秦军接近,士兵们看得在战车上的韩信望着虎牢关,望见了“韩”字旗帜,望见了在旗帜下的韩王信。
十年前他还是楚营执戟郎中时,见过韩王信。
这个跟他同名同姓的人,很快会是他手下败将。
韩信发出进攻命令。
秦兵们推着投石车前进,每辆投石车后面一段距离,都有一个大箱子,箱子里放着震天雷。
箱子不能放在投石车旁边,要不然敌方把燃烧物抛射而来,引发震天雷爆炸,后果非常严重。
虎牢关的韩军严阵以待,尤其是城墙后面的投石车,每架投石车铁勺上,都放着装着瓦罐,瓦罐内装着硫磺以及其它燃烧物料,旁边站着手拿着火把的士兵。
到了,秦军投石车到了射程范围。
在城墙上军官命令下,士兵把瓦罐点燃,投石车迅速抛投而出。
秦军作为进攻方,投石车要慢上一步。
投石车停下后,前方已有燃烧的瓦罐飞来。
士兵们在投石车车身后躲起来。
敌方一轮打击,瓦罐落在投石车前方、后方、左边、右边,又或者是刚好砸中投石车的皆有。
有个别士兵刚好被砸中,浑身着火,哀嚎惨叫着。
投石车抛射一次后,到下次再抛出,有短暂的间隔时间。
趁着这间隔时间,有秦兵抱着震天雷,跑到投石车后将其放在铁勺上,另外有士兵立即点燃引线,还有其他士兵操作抛射而出。
这时,敌军已再次抛射出燃烧的瓦罐,震天雷和瓦罐在空中交叉而过。
其中有颗震天雷刚好跟瓦罐在空中相撞,还未跌落地面就发生爆炸。
数以百计的震天雷,落下在虎牢关城墙前、城墙上、城墙后。
城墙上的韩兵们,都躲在墙垛后面。
“爆爆爆爆……”
密集的爆炸声响起。
城墙背后操作投石车的韩兵们,有少部分被炸伤、炸死。
城墙上的韩兵们,虽然有墙垛掩护,也并非绝对安全,震天雷落在城墙上发生爆炸,有不少人被瓦片射伤。
韩王信同样躲在墙垛后面,目睹震天雷如此威力,迅速发出命令,调派一批盾牌手前来,盾牌可阻挡瓦片。
很快,秦军第二批震天雷抛射而出。
这时候,大批秦兵从投石车之间的缝隙跑向前,清理着地面上的铁蒺藜,有盾牌手保护着。
双方投石车远程攻击,互有死伤。
震天雷威力比瓦罐强得多,韩兵伤亡更大。
双方的投石车,同样有被损毁的。
按照投石车损失而论,震天雷落在城墙后面爆炸,被炸伤炸死的是士兵,震天雷还没强大到能把投石车炸毁。
操作投石车的士兵一旦有伤亡,立即有其他士兵补上。
在秦军这边,被瓦罐砸中的投石车,很快被燃起了火。
在投石车的掩护下,秦兵们迅速清理地面上的铁蒺藜。
由于秦军陆续有投石车被火烧,可攻击的投石车逐渐减少,虎牢关城墙有少数位置不在震天雷威胁下,城墙相应位置的韩兵,向清理地面的秦兵射箭。
“噹噹噹…”
盾牌手举起盾牌,保护着清理地面的士兵。
攻城战在激烈进行着,双方不断有人战死。
虎牢关防备极强,仅仅是清理城墙前地面、填平壕沟、护城河,一直到城墙下,就已经耗费大半天时间,秦军为此付出了数千人的代价。
要付出的这些代价,此前韩信就预料到了。
现在已是下午,派出攻城部队攀登城墙、炸开城门,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
对于今天的作战,韩王信还是比较满意的,符合原本的预想。
秦军下次攻城,将会冲到城墙下、城门,韩王信已做好的充足准备。
第二天早上,秦军营寨内,死士们被召集起来。
每个死士手中都有一个碗,都被倒上酒,这是死士们的壮行酒。
为了胜利,他们即将要付出生命。
死士们没有害怕,为了大秦、为了家人,他们有这个决心和勇气。
韩信同样有一碗酒,他举起酒碗,朗声道:“弟兄们,你们立功封爵的时候就要到了。为了大秦!为了你们的家人!请勇往向前!你们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干了!”
韩信先喝着碗中的酒,死士们同样喝酒。
一碗酒后,韩信首先重重地把碗往地面上摔。
死士们跟着如此。
大量的碗被摔下,地面上有大量的碎瓦片。
随后,韩信下达攻城的命令。
云梯在前,投石车在后,徐徐向虎牢关前进。
秦军的云梯,类似于楚军攻武关时的云梯,除了轮子外,云梯其他部位表面都有一层薄薄的铁皮,云梯高度跟虎牢关城墙高度相当。
在还未出征前,嬴子婴就事先命人打造大量的铁皮,东征后随时可投入使用,用于打造攻城器械。
震天雷造价比较贵,为了攻陷虎牢关,嬴子婴不惜代价,让韩信可无限制使用震天雷,直至全部消耗完为止。
云梯首先进入投石车射程,韩军投石车把燃烧的瓦罐抛射而来,砸中云梯无法让其燃烧,也难以砸中在云梯后的秦兵。
跟在云梯后面的投石车进入射程,用震天雷向敌军攻击。
在投石车掩护下,云梯徐徐前进,步卒们跟在云梯后面。
在更后面,部署有三弓床弩。
数十架三弓床弩,向敌军射箭。
虽然数量不多,精度差,只有极个别韩兵被射中,却能给予敌军心理震慑。让韩军见识大秦的强弓硬弩。
在城墙上指挥作战的韩军武将们,根本没信心在野外与秦军对阵,只能依托险要的关隘防守。
云梯靠近弓弩射程后,韩军的踏弩射箭了。
韩信不会派出大量步卒一窝蜂出战,对于他来说,云梯攻城只是作为牵制,真正破城点在于城门。
攻城的秦兵,大多数躲在云梯内或云梯后,只有少数中箭。
到了,云梯终于靠近城墙,钩子钩着城墙。
云梯后面的秦兵从云梯背面的梯子攀爬而上,发起了进攻。
韩王信亲自指挥战斗,上到云梯顶部的秦兵,根本无法冲入城墙,被韩兵击杀。
“破城队出击!”
一批秦兵推着称为“木幔”的攻城器械。
这不是普通木幔,这木幔其实就是大箱子,箱子底部有四个轮子,箱子装有数十颗震天雷,箱子顶部的木板很大,远大于箱子,钉上一层铁皮,既防止火攻,又加强的坚固度。
这木幔是采用硬度很高的树木建造,再加上铁皮,能承受大石头砸下。
韩王信指挥着战斗,观察战况,他望见秦兵推着怪异的车前进,这种车比人略高,车顶很大,要是人躲在下面,有车顶作为掩护,比较安全。
他想到了相关问题,是这车里面不会是震天雷吧?
木幔被秦兵推着徐徐而来,在木幔后面,是有着盾牌兵保护的秦军弓箭手。
在弓箭手后面还有一架木幔,要是第一架木幔炸城门失败了,后续有更多木幔投入作战。
韩王信立即下令,增派人手到城门上方的城墙上,并且把更多的瓦罐、石头搬到这边城墙。
震天雷怕火攻,韩王信要用火攻引燃秦军震天雷。
秦军利用云梯发起的进攻在持续进行着,对虎牢关城墙全方面的进攻,有效牵制着韩军。
到了,木幔进入弩箭射程,城墙上的弩兵射箭。
推着木幔前进的秦兵,有顶部木板铁皮保护,安然无恙。
韩军弩兵也向木幔后的秦兵射击,秦兵有盾牌手保护,只有少数人中箭。
木幔继续前进,离城门越来越近了。
秦军弓箭兵也离城门越来越近了,城门上方的城墙,已在弓箭射程内。
弓箭兵张弓搭箭,向城墙射箭,韩兵多人中箭。
在弓箭兵压制下,木幔继续前进。
“瓦罐!烧瓦罐!”
依靠墙垛掩护的韩兵,把瓦罐点燃,通过凹槽处扔出。
有些韩兵刚探头扔出瓦罐,就被箭支射中。
继续有韩军弓弩兵向秦军弓箭兵射击,双方各有死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