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下第一逆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零五章 这个世界上有一个物种该灭绝(第1/1页)
首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目录


搜索,用户注册与阅读记录,书架等功能重新开放

百度搜索新暖才文学网,即可找到我们,网址为拼音缩写https://www.xncwxw.me
(前面加https,http可能无法访问),
即将改版,更多精彩小说请点击"首页-分类-其他小说"

书架功能已恢复,可注册登录账号

    苏州府,平望驿。

    此地,坐落在平望乡上。

    乃是南直隶东南驿路在直隶境内的最后一站。

    再往东南而下,就入了浙江境内的嘉兴府,连通西水驿。

    而在苏州府和松江府之间,只有官道却无驿站。

    于是,若是要从应天城出发,到松江府,错过时间的话,从平望驿转向松江府,要比从姑苏驿走官道进松江府,要舒服上不少。

    虽然可能会多绕道数十里地,但至少路上有吃住歇息的地方。

    驿路官道上。

    几匹老瘦的战马,速度均匀的,在后方扬起一阵尘土。

    合共六匹马。

    马背上,六人皆是身穿劲服,嘴巴闷着纱巾防尘。

    在马身侧面,都有一个三尺长的小木箱子,被固定在马鞍下。

    此时日头降落,天色渐晚。

    官道上的官吏兵丁、行商路人,都在加紧脚步赶着路,想要到前方不过一里路的平望驿,好好的歇息一晚,好继续明日的路程。

    六匹战马上的人,一看便是精通御术,操纵着老马灵活的在驿路官道上穿梭着。

    不多时,六匹马就停在了建在一片竹林前的平望驿。

    平望驿乃是官府驿站,作用自然是以服务来往的朝廷官吏为主。

    六匹马到了驿站前,动作整齐的翻身向着同一侧下马。

    如此动静,自然是引得平望驿里的人靠了过来。

    “诸位,此乃平……”驿卒刚刚走出来,正要解释。

    驿卒乃是见这六人不似寻常人,所以姿态放的有些低,生怕得罪了什么厉害人物。

    不过他一句话还没有说完,那六人里,跟在为首之人身后的一人,走到了他面前,从怀里掏出一块牌子,亮在了驿卒面前。

    驿卒脸色一变,正要跪拜行礼,只听那人小声开口:“我等身份,万不可泄露,若有误,杀!”

    这话,吓得驿卒心惊胆战,见面前的人已经将那块能吓死人的牌子重新收起,这才无声的长出了一口气。

    而驿卒的表情,也换上了一副殷勤,弯着腰伸出手向着驿站里面:“几位爷,快快里面请,今日驿长带人猎了好几只野鸡、野鸭回来,小的这就安排人送过来。”

    而那出面的人,则是转头看向身后的驿路。

    露出一张熟悉的面孔。

    正是大明皇太孙亲卫朱秀。

    朱秀看着驿路上,不断靠近过来的官吏兵丁、行商路人,从怀里掏出一块银锭,丢到驿卒怀里,并高声的喊着:“好生照料着,我家少爷这次东来,是要做一笔大生意,若是伺候的不好了,小心叫了苏州府推官老爷过来!”

    驿站平日里,也接待有钱的商人。

    那驿卒一听这话,自然是明白,这是在说给周围赶过来的路人听的。

    驿卒赶忙笑吟吟的将银子揣进怀里,连连点头:“小的自是不敢怠慢,误了几位爷的大生意,几位请进。”

    两人最后的对话,很是大声,引得赶过来的人注意。

    有人脸上带着些讥讽。

    看着朱秀等人,有些轻蔑。

    大抵不过是内地哪一富商家的败家子,仗着家里那点钱粮,便在外面趾高气扬的耀武扬威。

    苏州府推官?

    不过一七品小官而已。

    这平望驿外过往的人,里面可是有不少,说不得就是三四品的,正在奔赴各地赴任的大官啊。

    有人看不起,但也有人留了心。

    心想着,这等在外还敢暴露钱财的少年人们。

    怀里定然还有在朱秀身后的朱瞻基,不由皱起眉头:“快些进去吧。”

    说着,他淡淡的看了一眼,正回头看向自己的朱秀,微微摇头。

    演的太过,便显得有些假了。

    不过所幸,就算有人怀疑他们的身份,但也不会真的猜中。

    驿卒见正主说话,赶忙让脸上的殷勤,,便成为了大多数人,在夜晚休息的好地方。

    因为官方的身份,驿站附近不太会有盗贼、悍匪出现。

    而沿着驿站赶路,很容易在下一个休息的夜晚,停留在另一个驿站外面。

    当然,若是将时间往后划拨一两百年。

    驿站可就不是一个好去处了。

    ……

    朱瞻基等人进了平望驿后。

    在银钱开路下,几人要了一件不算差的房间。

    进到房间里,将送来伙食,还想继续大献殷勤的驿卒赶走,六人终于是长出了一口气。

    众人脸上的纱巾也纷纷取出,露出脸来。

    这时候,方才能一一看清众人的样子。

    只见,出了朱瞻基和朱秀外,便是孙安和于谦,以及另外两名锦衣卫中的好手。

    其中一名锦衣卫往嘴里塞了个馒头后,便翻窗跳出平望驿,消失在夜色之中。

    而朱瞻基等人,则是围坐在饭桌前,填充早已空荡荡的肠胃。

    “按照路程脚力,齐将军率领的幼军卫三所,前日便应当抵达松江府沿海地区了。张天那两所,做多明日也能抵达杭州府海宁县。”正在啃着一只鸡腿的于谦,囫囵吞枣的咽着食物,让嘴里灌了一口汤后,便断断续续的说着。

    朱瞻基正在尝一片清澈的鸡汤。

    天生地养的鸡汤,喝起来格外的滋润。

    一碗下肚,朱瞻基只觉得抗议了一整天的肠胃,都在散发着惬意。

    他放下碗,擦着嘴,轻声说:“王景弘的船队,还要多久才能抵达钱塘?”

    此次出京,朱瞻基为的便是,将一只萦绕在心头的那个物种,给彻底的消灭在那座破岛上。

    大明的海面上,容不得那个物种半片舢板下水!

    而若要完成此等壮举,没有水师战船的支持,即便是他也无法完成。

    于谦最近除了履行幼军卫经历的事务,还在接手朱瞻基身边各类消息的事情。

    他微微沉思,少顷开口回答:“王公公的船队,大概要到腊月,才能抵达钱塘江码头……”

    今年,又是一个不在京城的新年。

    不过于谦却有些期待。

    太孙不能在应天过年无所谓,他到时候定然是能跟着大军,回一趟钱塘老家了。

    于谦在高兴于,能在今年新年里回一趟家。

    朱瞻基却已经是眉头皱起,沉吟着道:“若无船队,则水师招募操练,无法顺利进行。而我们的身份,也要一直隐藏下去……”

    “这……”于谦迟疑了一下。

    此处的几人,都清楚这一次为何要如此隐藏身份出京。

    因为按照朱瞻基的判断。

    不!

    是青史昭昭!

    东南沿海地区的倭患,从来就不是简简单单的,单纯是从东瀛岛上跑出来的。

    在半虚半合的窗户后面,目光静静的注视着宁静的夜色。

    他的心绪,至今也未能平复下来。

    他想到了那数十年的艰苦岁月,那些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奋不顾身,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

    他们为的是一个朗朗乾坤世界。

    他们中的很多人并没有看到,但他们所期待的那个有朗朗乾坤的世界,却真的实现了。

    夜风很凉。

    朱瞻基的眼角,被风吹的有些湿润冰凉。

    “殿下,为君者该不起波澜,不漏声色……”

    身后,越发干练起来的于谦,小声的谏言着。

    朱瞻基抬起手,顺势擦去眼角的露水,回首看向于谦笑了笑:“小锦鲤,你是胆肥了?敢如此僭越?”

    于谦耸耸肩,紧了紧披在身上的长衫:“微臣若要入阁,便不能事事恭顺,如此于国家无益。”

    朱瞻基愣了愣,然后点点头,肯定的说:“小锦鲤,你肯定能入阁,权倾朝野!”

    于谦被夜风吹的一颤,他赶忙摇头:“微臣是要长命百岁活的久久的,可不敢半道上就被砍了头。”

    朱瞻基笑了笑,没再说话。

    夜风逐渐的大了起来。

    让窗外的竹林,叶片摩擦响动的声音,也更加的大了起来。

    朱瞻基紧了紧身上的衣裳,目光忧虑的看向外面。

    于谦将双手都缩在了胸前的衣衫里面,双手紧紧的攥着衣衫。

    “剿灭倭寇非是易事,海洋太大,大到他们只要躲起来,我们就找不到……”朱瞻基说出了心中的忧虑。

    于谦皱皱眉,也知道太孙所言,是朝廷一直以来剿杀倭寇最大的难点。

    海洋实在是太大了。

    便是将整个大明的战船扔上去,也铺不满视线里的海面。

    “那是什么!”

    忽然,于谦低声惊呼着,目光定定的看着窗外。

    在他黑白分明的眼球上,有一道火光映射着。

    朱瞻基心一沉,赶忙看过去。

    只见在窗外的竹林里,不知什么是有,隐隐约约的有火把照亮。

    难道是行迹暴露,被沿海明奸勾结倭寇杀过来了吗?

    朱瞻基不由挥挥手。

    于谦赶忙转身,将门外以及地上的朱秀、孙安和两名锦衣卫叫了过来。

    “用火铳!”

    “近到五十步内,不用顾忌,直接放枪!”

    朱瞻基面沉如墨。

    他已经杀心四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