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人在大宋:从签到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三十七章 打造全国运输网络(第1/1页)
首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目录


搜索,用户注册与阅读记录,书架等功能重新开放

百度搜索新暖才文学网,即可找到我们,网址为拼音缩写https://www.xncwxw.me
(前面加https,http可能无法访问),
即将改版,更多精彩小说请点击"首页-分类-其他小说"

书架功能已恢复,可注册登录账号

    那些后悔的商人,全都跑去铸造局请求改成二等马车。

    萧琦早就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制定下了条件,说因为已经下单,这玩意不能轻易。

    这些驿站可不是只管食宿这么简单,每个驿站哪怕最小的,也要有可以停靠上百辆马车的大院子,和可以提供上百人食宿的房间。

    这样的驿站驻守一百名军兵,每隔三百里就会有一个驻扎五百名军兵的大型驿站。

    大型驿站不但有可以停放近四百辆大车的大院子,提供近千人食宿,还配有近百匹战马负责方圆三百里内行商的安全。

    萧琦很清楚,如今的百姓出行,还是习惯靠自己的两条腿走路,想要百姓一下子转变想法是不可能的,这玩意只能一点点的来。

    所以刚开始的时候,百分之九十的马车都是拉货的,只有少数是带有车厢的客运马车,为了制定出合理的货运和客运价格。

    他命人做了大量的走访研究工作,特别是货运价格不能定的太低了,因为现在的大宋百姓有很多有双轮马车帮人运货的。

    价格定的太低了,会抢了那些百姓的饭碗,最起码要给那些百姓一个缓冲时间,让他们有时间把马车换成载货。

    每个驿站都已经有马车进驻,因为刚开始用车的人不是很多,加上马车制造需要时间,这些原本可以容纳几百两马车的驿站,都只有几十辆马车。

    有些马车少的驿站只有十几辆进驻。

    对于这个庞大的运输网络叫什么名字,萧琦很是费了一番脑筋,叫大宋运输吧,这时候的百姓对这名字不是很明白,不好。

    叫镖局,驿站百姓都明白是怎么回事,货运和客运也好理解。

    萧琦直接采用了前世长途客运站的形式,只不过他这里是货运客运混杂在一起的。

    定好了名字,萧琦把自己之前写的那些条款拿出来,让人抄写给各个驿站,命那里的负责人找人雕刻在木板上,悬挂在驿站中。

    这些条款是萧琦想到的一些,雇主和驿站之间的定价和责任划分,比如不宜损毁的货物运输是什么价格,易损毁的物品运输是什么价格。

    只要双方经过检验,都同意按照什么样的价格进行运输,那么一旦货主付了款,那么驿站方面就得对货物从接取到运送到目的地负责。

    路上丢了和损坏了,驿站是要照价赔偿货主的。

    当然驿站也有免责的条款,这是萧琦参照前世的一些条款制定的。

    规定不可抗力原因导致的损毁,驿站是不用赔偿的,比如地震,洪水,战争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货物损毁。

    在制定这些条款的时候,还让萧琦想到了那些易损毁物品的运输,比如瓷器之类的,这让他想到货运马车也需要造一些好的。

    比如造出一些加装了减震弹簧,车轮用上橡胶轮胎,这样的马车用来运送诸如易损毁的瓷器之类的东西,不但价格提高的更有道理,还能切实避免货物损毁。

    想到就做,萧琦给铸造局下达了不少这样的马车订单,他知道以后肯定会有人需要这样的马车为他们运输货物。

    他也非常明白,当今时代运输的主力还是水运,加上大宋地处南方水网众多,他们的马车运输刚开始只能先弥补货物下船后,和没有水路地方的货物运输。

    但是客运就不一样了,船运还是很慢的,特别是逆水上行的时候时间更久,在陆地上马车更加快捷,这就使得客运马车会是一个真正可以跟水运争夺客源的项目。

    那些赶时间,水运却是逆水的人,肯定会选择乘坐马车,因为乘坐马车比逆水行舟的速度快很多。

    目前的马车还无法跟顺水的舟船比速度,除非水泥路全都修好才行。

    大宋铸造局如今在整个大宋,很多地方都设有分局和大型的工匠聚集地,只需要将四轮马车的尺寸交给那里的工匠,那些货运和客运的车厢就能在各地被造出来。

    只要运去车轴车轮还有轴承以及刹车系统等物件,只需派去个熟悉装配的工匠,两天时间就能教会所有工匠将车厢组装起来。

    这些在大宋各地的工匠们,基本都在忙活他们附近所需的马车打造,临安城附近以及萧琦属地的工匠,主要为常胜营打造运输马车。

    常胜营装备马车的速度一点都没有被耽误,打造好的新型的四轮运输马车,源源不断的被送到常胜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