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维京海盗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99章 8.18 薛妃的来历(2)(第1/1页)
首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目录


搜索,用户注册与阅读记录,书架等功能重新开放

百度搜索新暖才文学网,即可找到我们,网址为拼音缩写https://www.xncwxw.me
(前面加https,http可能无法访问),
即将改版,更多精彩小说请点击"首页-分类-其他小说"

书架功能已恢复,可注册登录账号

    第499章 8.18 薛妃的来历(2)

    唐顺宗“李诵”在继位之前,做了整整25年的太子。

    待到ad805年他成功上位的时候,这位皇储君已经44岁了。

    李诵是个明显不符合时代情绪的帝王。对于这个外忧内乱,即将分崩离析的国家来说....李诵实在是太过传统,也太过“中庸”了。

    身为太子的25年中,他亲眼见识过藩镇叛乱为这个国家带来的祸事与灾祸,但这个迂腐的帝王依旧根深蒂固的坚信儒家“仁义治天下”的道理。

    大臣对他的评价是“慈孝宽大,仁而心善”,然而众所周知...这话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除了妇人之仁,没什么大本事”。

    坦白讲,李诵作为帝王,照比某些荒淫无度,不理朝政的废料依旧还是要好上不少。

    他是个虚心好学的好学生,对木工锻造等各项技艺均有涉猎,但最擅长的是写字。他的一手好字宫内罕逢敌手,每逢德宗做诗赐予大臣和方镇节度使时,一定是命太子书写。

    然而时逢乱世.....

    乱世之中“平庸”也会成为罪过。

    单纯平庸也就罢了,立于法律之外。

    而这群儒生的“改革之刃”一经挥出,却直刺既得利益者的心脏!

    2王摆出了一副玉石俱焚的架势,他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皇亲国戚,时任京兆尹的道王“李实”!

    之所以选择他,有三重原因。

    1,此人一贯横征暴敛,被长安百姓恨之入骨,扳倒他能够完美的完成“儒家学派”核心思想中的第一步:“使民爱君”。

    2,道王李实乃是唐高祖李渊的五世孙,真正的皇亲国戚!

    从他身上开刀可以向天下人表明我“儒家学派”是这漫长黑夜中真正的光芒,我们不畏惧强权,而这这次改革,只打老虎,不拍苍蝇!

    3,最后,此举也是向满朝的法家弟子们正式宣告儒家学派的归来。

    国家处于危难,但我们依旧拥有唐人的脊梁,以及身为父母官的基本原则!

    我们不会像那群偷鸡摸狗的法家弟子一样,贵族的金银原价奉还,百姓的铜子三七分账!

    7日之后,王叔文以顺宗李诵的名义下诏,列举了京兆尹李实的一干罪状,将他贬为通州长史。诏令一下,整座长安城立刻沸腾起来。

    数千民众日夜不停的守候在李府的门前,将石子鸡蛋藏在袖口中,等待他走出大门的那一刻。

    绝望中,最后还是王叔文派遣禁军将他护送出城。

    已经被击败的敌人没有必要继续羞辱。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身处一个大染缸中,他变成这副模样也并非完全都是他的罪过。如果李实能够在通州经过洗心革面的改造,2王看在他的姓氏上也会给他重新做人的机会。

    **

    如果说扳倒李实仅仅是让长安人民欢欣鼓舞,2王的第二个目标,则会彻底引爆这座城市。

    他们要革除长安城中60年来延续至今的弊政!

    宦官为宫廷采买生活必需品,这项举动被称为“宫市”。然而长安百姓心知肚明的是这群宦官全部都是打着才买之名,行巧取豪夺之实!

    玄宗年间,宦官们尚且还知道拿着宫里的批条向商户低价购买。

    到了代宗年间,批条都不拿了。

    需要什么,宦官们会以“大唐李家”的名义直接抢夺。

    这还不是最过分的。到了德宗年间,当“法家学派”上位的时候,这群宦官不但会抢夺商品,更是还要征收“进宫钱”与“车马费”。

    百姓不单需要承担宫中所需的日用品,更是还需要承担“将自己的货品”运送进宫的“车马费”,“过门费”等一笔又一笔“陋规”。

    这已经不是“不公”,而是明目张胆的抢劫了。

    上梁不正,下梁必歪。

    看到宫中宦官如此,差役们也不能闲着。

    宫中差役同样打着宫里的牌子终日敲诈勒索,长安百姓怨声载道,朝臣也屡屡进谏,但是德宗却置若罔闻。

    原因其实很简单....

    这完美符合法家学派“驭民之术”的基础方针。

    法家导师们认为人民不可富裕,一定要让他们贫穷,让他们失去所有选择,必须依靠国家才能生存。

    如此,才能成为顺民。

    消除弊政的法令一经公布,长安百姓自是一片欢腾。

    然而此时的儒生们却并不清楚,他们已经同时得罪了皇族,宦官集团,以及宫中占绝对主力的法家学派。

    一场风暴即将席卷而来。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