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初唐从造反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章 谈什么?(第1/1页)
首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目录


搜索,用户注册与阅读记录,书架等功能重新开放

百度搜索新暖才文学网,即可找到我们,网址为拼音缩写https://www.xncwxw.me
(前面加https,http可能无法访问),
即将改版,更多精彩小说请点击"首页-分类-其他小说"

书架功能已恢复,可注册登录账号

    七月下旬。

    天气热至顶峰,李承乾待在府邸中哪也不愿去。

    上回孔颖达临走时问出的问题,他给了一月的时限。

    是以,直到现在国子监的监生们都还在体能训练中,而且将会持续到八月中旬。

    就在这一个月内,李承乾可以说是做了不少事。

    唐酒司酿酒计划已经全面启动,第一批酿制的数量就是百万级,堪比去年整个大唐酿酒量的五分之一。

    别看仅仅只是多了百分之二十,要知道去年可是完全没有唐酒的。

    这个数量,足以影响整个大唐的酒类行业。

    其次便是云汐汐所负责的‘衣’字,在这一点上进展稍微慢了一些。

    除开人手不足的问题,技术也是很大的难关。

    想要把棉花变成布匹,是需要经过许多道工序的。

    虽然李承乾把这些工序的流程告诉了云汐汐,但其中每道流程的具体技巧需要云汐汐自己摸索。

    比如其中有一道工序是需要把成团棉花梳理成单纤维状态,同时还要把细棉花的与粗棉花分开,那么这些棉花什么算细什么算粗什么长度最好用,这就需要积累足够的经验才能分辨。

    技术是在改良,可成品却已经有了。

    第一匹棉布出来后的几日,第一件棉衣便正式现世。

    它的模样很丑,不过李承乾还是郑重其事的将其收藏起来,作为......陪葬品。

    虽说十几岁的少年为自己准备陪葬品,看上去就有奇怪,可想到棉衣所带来的进步,李承乾咬咬牙倒也能忍受下来。

    若干年后,后人们打开自己的墓穴,掏出件丑陋的棉衣一看。

    嚯,中国棉衣之父啊。

    就很牛皮。

    除开这两件大事与诸多小事,李承乾这段时间在其背后的男人。

    政事有难题,李泰处理不了了怎么办?

    找大兄!

    同僚有私心,方案推不动了怎么办?

    找大兄!

    如此下来,等李泰当上皇帝后,自己直接隐退,当一个逍遥王爷岂不痛快?

    对于这项至尊套餐,李承乾有着十足把握。

    当然了,万丈高楼平地起,做事还得一步一步来。

    就以目前的情况,李承乾当先要做的,就是让李泰在国子监内彻底扬名,给他塑造一个完美人设。

    李泰素来以聪颖绝伦、才华横溢闻名,全身上下唯一的破绽就是没有诗才。

    但这个破绽对于李承乾来讲,完全不是问题。

    先前是七月低,最近的节日是七夕。

    鹊桥仙·纤云弄巧

    秋夕

    乞巧

    这三首诗词,就是李承乾废了七个时辰、八盏茶,才指点李泰作出来。

    过程有艰辛有绝望,好在他终究是挺了过来。

    其目的,就是要让李泰在七夕文会上一鸣惊人。

    而结果,则是完全在李承乾的预料之中。

    两日前七夕文会开始,作为文人骚客最为密集的国子监,自然也不会放过这等机会。

    由孔颖达亲自牵头,六大博士共担评委,据说还请来了颜师古、王琰等知名大儒观礼。

    数百名监生共同创作诗词,讲道理那场面应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百家争鸣万花齐放的局面。

    可后来,据参会者所言:

    若那夜逼共一斗,越王殿下独得十二斗,参会人员共欠越王殿下两斗。

    就特么离谱!

    也就是在那一夜过后,李泰身上多了一个标签。

    七夕诗王。

    无数人都在议论纷纷,家家户户都挂上了那三首诗词。

    更有甚者公开喊话,今年表白不听别的,就爱这三首。

    一时间,李泰风头无两。

    讲道理这些东西李承乾都无所谓,唯独只有一点耿耿于怀。

    那就是长安城内数名花魁在得知这三首诗词后,当夜便表示若越王殿下至,必倒履相迎秉烛夜谈。

    夜谈?

    谈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