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用户注册与阅读记录,书架等功能重新开放 |
百度搜索新暖才文学网,即可找到我们,网址为拼音缩写https://www.xncwxw.me
(前面加https,http可能无法访问),
即将改版,更多精彩小说请点击"首页-分类-其他小说"
书架功能已恢复,可注册登录账号
25-07-21
序章
泛黄的财经报纸被轻轻合拢,指尖划过冰冷的铅字标题:
“财经短讯:万云集团破产清算,创始人顾万云坠亡”
“深陷专利抄袭漩涡的万云集团,因严重资不抵债,正式启动法律破产清算程序。令人痛惜的是,集团创始人顾万云于破产消息确认前后自集团大楼顶层坠亡,具体原因仍在调查,外界普遍认为与公司深陷的危机密切相关。”
市场分析指出,压垮万云集团资金链、导致其最终崩盘的致命一击,系卷入重大核心技术专利抄袭丑闻。
此事件重创公司商誉与融资能力,引发连锁反应,最终无力回天。
一度被视为行业新锐的万云集团,因专利问题引发的破产及创始人悲剧,在业内引起巨大震动,再次凸显知识产权合规对商业帝国存续的极端重要性……
纸页发出轻微的窸窣声,被随手叠起,放回书架深处。她的身影旋即离开书房,步履无声,仿佛从未在此驻足。
阳光穿透落窗户,慷慨地倾泻在纤尘不染的书桌上。唯有几缕尘埃,在光束中无声地盘旋、舞动,成为这寂静空间里,唯一隐晦的见证者。
第1章 入职
张招娣是18岁的女孩子,潮汕人。初中没有读完,家里就要把她卖了,指望着把她卖给“刀哥”,换哥哥的彩礼和弟弟的新手机。
“刀哥”叫王刀疤,人如其名脸上有一道疤,年轻时候跟人火拼的时候被人砍的,当地的河沙都归他管,现在也算功成名就。
只是可惜年近四十膝下无子,所以打跑了两个不下蛋的黄脸婆之后,还要再找个年轻的给他生儿子。
彩礼三十万,刀哥放话,生儿子再加三十万,“老子的身家都是儿子的”。
多少有女儿的人家都上赶着,幸好刀哥看上了年轻漂亮的张招娣,骚扰了几回都没得手。
张招娣的母亲连忙找上门,收了钱之后,喜滋滋的就要回去把不知好歹的张招娣拾掇干净,给人送过去。
还得是好人多,知道张招娣要被家里卖,有外出打工的老乡带着她偷偷跑了,一路打工来到沪市,最后进了什州科技集团的总公司做保洁。
工资不高,但是公司有食堂宿舍,温饱不愁。
他们这样的外地人,没有学历,只能在外打零工,能进什州科技这样光鲜亮丽的大公司真的很不容易。
所以即使是有时候被正式职工们刁难跑腿打杂,张招娣也勤勤恳恳,因为她得珍惜这样的机会,偶尔还能向各位老师们请教一下不懂的题目。
是的,她还在准备自考,想参加成人高考考个好大学。在颠沛流离的打工经历里,她应该知道学历的重要性,经常趁闲暇时间学习刷题。
比如现在,她需要守在打印机旁边,脑袋里想着数学公式,手里娴熟的把打印出来的文件一份份整理出来,然后装订成册。
这个活枯燥无味,职工们最喜欢使唤她干这个活。
只是……
“啪”的一声,文件划过颧骨纸张边缘划破了皮肤留下红痕,是策划部的缇娜:“打印前瞎了吗?连个页码都没有就敢打?!”
缇娜一眼瞥见张招娣手边摊开的教材,火气更盛,劈手夺过,“砰”地摔在地上:“公司花钱请你来自习的?这儿不是免费自习室!不想干趁早滚蛋!”
“对不起老师,但是……我收到的文档就是这样的,我,我没有动过……”
“还敢犟嘴!”缇娜扬起手作势要打,看到这张故作可怜的脸,心里的火气就止不住往外冒。
自己怎么就跟这种货色做同事了。
她当然知道问题不在张招娣。但她需要一个出口,一个发泄最近憋屈的出口。
宏杰科技,那家新冒出来的公司,像条凶猛的鲶鱼搅浑了水。
三倍工资!
像块巨大的磁石,把什州的人心都吸走了。
技术、销售……她认识的好些人都跳了过去。
她也动心了,主动投奔,结果呢?
对面的hr笑得礼貌又疏离:“抱歉,您不在我们优先考虑的名单内。”
这可是三倍工资啊,她在什州待了这么多年,老板都换了好几个,她工资都没这么涨过!
什州内部人心浮动,连保洁都走了几个,才招来这种蠢笨货色。
而她缇娜,只能留在这里,听那个乳臭未干的新主管吹毛求疵!
她熬了几个通宵赶出来的企划案,那小子懂个屁!
就会揪着页码这种鸡毛蒜皮小题大做!
动静闹得太大,此时已经有人来劝合,还有看热闹的伸长了脖子,人一多起来,缇娜更来劲了。
张招娣没看缇娜扬起的巴掌,她的目光越过了人群,投向半层之上——那里是老板江贤宇的办公室。
半开放的玻璃围栏形同虚设,只要他走到边上,楼下的这场闹剧便尽收眼底。
他今天应该在。她看过行程表。
楼上,江贤宇刚结束一场越洋视频会议,脸色沉得像窗外的积雨云。
对面的宏杰科技看起来声势浩大,其实只是挖走了一些外围人员,真正的技术骨干还在,并没有耽误太多研发进度。
钢笔尖在纸上洇开,和他的心情一样沉入谷底。最棘手的消息是,尽管他再三保证不会影响研发周期,投资人还是有撤资意向。
投资市场就是这样,听风就是雨。
楼下的喧闹传来,搅动着凝重的空气。
江贤宇眉心拧成了川字,一个眼神扫向旁边的总助。
总助会意,快步走到玻璃围栏边,只往下瞥了一眼,便心里有了数——又是缇娜在拿新来的保洁小姑娘撒气。
这个缇娜,什州重组时留下的“老资历”,本事不大,脾气不小,仗着年头长总爱摆谱,倚老卖老招人嫌。
不过,她蹦跶不了多久了,最近收到她去对面宏杰面试的消息,不出意外下一批优化名单里就有她的名字。
总助对她没什么好感,也懒得替她遮掩:“老板,是策划部的缇娜在训斥保洁员。”
江贤宇嗯了一声,表示知道了,没什么情绪。
公司是一家精密的仪器,运营过程中,必然会需要一些管理预案来进行逐层赋权,以确保也不会因为偶发的管理问题妨碍公司的正常运行。
些微的不公和噪音,只要不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也不需要刻意插手。
他起身踱向落地窗,川流不息的车流如同血流,浦东的霓虹在脚下流淌,可这商业帝国的血液正在外泄。
总助是跟着江贤宇从京都出来的人,知道江贤宇心情不好,他再往下瞥了一眼,见楼下也在劝和,便不再多言。
“等等。”总助的呼吸陡然急促。
“又怎么了?”江贤宇颇不耐烦的走到围栏边,顺着目光看过去。楼下又在闹什么。
他一眼就看到了重点。
穿灰蓝色保洁服的女孩正仰着头。
额角的碎发被汗水黏在皮肤上,左颊一道新鲜的血痕格外刺眼。
然而,瞬间攫住江贤宇全部心神的,是她的眼睛——
那双琥珀色的瞳孔,在顶灯强光的照射下,流光溢彩,纯净又脆弱,却偏偏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韧劲。
年轻,漂亮。
更重要的是,那张脸……竟和记忆中的那个她有几分相似。
江贤宇的脸上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他甚至只是淡淡地瞥了一眼,便迅速移开了视线,仿佛只是看到一件微不足道的杂物。
然而,无人看见的围栏扶手下方,他攥紧的指节青筋虬结,几乎要嵌入冰冷的金属之中。
时间仿佛凝固了。直到楼下的人群感受到来自高处的无形压力,自觉地散开,那张令人心悸的脸也消失在视野里
“去查。”
第2章 眼泪
夜幕降临,白日里的喧嚣褪去,留下的是加班的键盘敲击声,伴着空调低沉的嗡鸣,还有无形的压力。
张招娣蜷缩在打印机旁的角落里,身上有些发冷。
缇娜的刁难,不会因为白天的发泄而平息。
即使错不在张招娣,这位策划部的“资深”员工依旧不肯放过。
她指着墙角足足有半人高的打印材料勒令张招娣一份份手写页码,对齐装订好。
“干不完别想走!”
冰冷的命令,没有回旋的余地。
于是,张招娣就像一台被设定好程序的机器。
弯腰,抽出一叠厚厚的文件,用冻得有些发僵的手指,握着廉价的圆珠笔,在每一页的右下角,一笔一划地写下数字。
然后,吃力地抱起这摞纸,走到装订机前,对准,用力压下,“咔哒”一声脆响。
再弯腰,抱起下一摞……循环往复。
单调、枯燥、令人绝望的重复劳动。
年轻的腰肢也经不起这样的折磨,后腰像是被无数根细针扎着,每一次弯腰和起身都伴随着肌肉的抗议。
汗水浸湿了她额前细碎的刘海,黏在光洁的额角,脸颊上那道被文件划破的红痕,是白天纸片划伤的印记,此刻在汗水刺激下隐隐作痛。
直到缇娜打着哈欠,拎着她昂贵的皮包下班,临走前还不忘恶狠狠地用涂着鲜红指甲油的手指戳她的额头:“给我仔细点!错一个数,有你好看!”那浓烈的香水味混合着居高临下的恶意,久久不散。
张招娣低垂着头,长长的睫毛无助的颤动着,遮住了眼底的委屈和无助。
直到高跟鞋的“哒哒”声彻底消失在走廊尽头,她才像被抽干了力气,扶着酸胀难忍的后腰,缓缓蹲了下来。
同事帮她打的饭菜早已冰凉,她却紧紧握住饭盒,狼吞虎咽起来。
饭是技术部一个叫小李的年轻同事悄悄帮她打来的。
像她这样年轻女孩,即使穿着臃肿的灰蓝色保洁服也难掩清丽姿容,在枯燥的写字楼里,从不缺乏关注。
总有人或明或暗的表示,如果她愿意做女朋友,就不用这么辛苦。
这些目光,如同黑暗中窥伺的森森荧光,既让人感到恐惧,也成了缇娜之流更加厌恶她的理由——凭什么?
一个乡下来的小保洁,凭什么?
几口冰冷的饭菜勉强压住了胃里的空虚感。她放下饭盒,扶着酸痛的腰,艰难地站起来。目光下意识地投向不远处那盘旋而上的玻璃楼梯。
楼梯上方通往总裁办公室的区域,此刻一片昏暗,没有开主灯。然而她知道,他还在。
她看过行程表,知道他今晚有重要的海外视频会议,也留意到助理下班时并未带走休息室更换的衣物袋。
这位焦头烂额的老板最近总是工作到深夜。
想到这里,一个念头,如同黑暗中滋生的藤蔓,悄然缠绕上她的心。
缇娜的刁难只是开始,她不能坐以待毙,更不能永远被困在打印机的油墨和订书机的“咔嚓”声里。
借着屏幕的反光,倒影出一张疲惫的脸,嘴唇干裂,眼皮耷拉,因为过度的劳累而略显麻木,但仍然算得上年轻漂亮。
机缘巧合之下,她发现了这张脸的独特之处。
这张脸和江老板的白月光前女友顾涵有七八分相似,这或许是向上攀爬的支点,而那个男人,是目前唯一能抓住的机会。
她没有犹豫,放下冰冷的饭盒,脚步有些踉跄,却异常坚定地走进了漆黑的消防通道。
通道里的感应灯随着脚步声次第亮起,又在身后迅速熄灭。
脚步声在空旷的楼梯间回荡,带着决绝的回音。她一步步往下走,目标不是出口,而是下一层。
楼下的消防楼梯间有一扇低矮的小窗,翻出去是一个被大楼主体结构半包围的露台。
这里位置隐蔽,平时很少有人来,只有一些想偷偷抽烟的男同事会偶尔躲在这里吞云吐雾,享受片刻的放空。
然而,这个看似普通的角落,却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
因为特殊的光线和角度设计,从这个露台向上望去,视线恰好能穿过上层休息室没有完全拉拢的百叶窗缝隙,窥见里面的景象。
而此刻,那间休息室的窗户,正透出昏黄而温暖的光。
此刻,她蹒跚地走到露台边缘,布满锈迹的冰冷铁栏杆硌着她的手臂。
远处,黄浦江两岸的霓虹灯海依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