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用户注册与阅读记录,书架等功能重新开放 |
百度搜索新暖才文学网,即可找到我们,网址为拼音缩写https://www.xncwxw.me
(前面加https,http可能无法访问),
即将改版,更多精彩小说请点击"首页-分类-其他小说"
书架功能已恢复,可注册登录账号
拓林村三方汇聚,明争暗斗。
郑忠所代表的水师,要提出存在感,以及对朝廷的忠诚。
松江府卫所,要为拓林村惨案承担应有的责任,也要保住自己的项上人头。
齐子安要为统一沿海卫所控制做准备,要将地方卫所的权利收归一处。
争斗从一开始,其实就已经明了了。
身为松江府地方守备力量,无论是金山卫,还是青村中前所,都有过错。
也正是因此,程远亮、余大兴等人,如今的地位已经排在了最后,比之郑忠所暂时总督的水师还要不如。
而拿着节制松江地方军务的齐子安,一时间手握大权,对于朝廷打击倭寇的政策来说,无疑是好事。
幼军卫中军大帐内。
随着齐子安将近期的主要军务安排完,现场的气氛也稍显缓和了一些。
已经取得了松江地方军务权利的齐子安,并没有打算赶尽杀绝。
近八千人的松江地方卫所官兵,牵扯太多,若是将程远亮等人逼迫太甚。纵使不会让那八千官兵反叛大明,但等到与倭寇搏杀生死的时候,难免会让人担心是否会被拖累。
一直虎视眈眈,似乎是随时都在准备将程远亮等人撕碎了的郑忠,在此时也微微一笑,落在了齐子安身边的位子上。
“齐将军,营里今早捕捞到了好几尾海鱼,正是新鲜,且等稍后移步,我等一同品味一番?”郑忠有意和太孙身边的人拉近关系,这些日子像吃海鲜这样的事情,已经拉着幼军卫的人做过不少次了。
齐子安点点头,他看了一眼边上还在站着的程远亮等人:“指挥使请坐,如今防备倭寇事大,我等还要与指挥使这样熟悉沿海倭寇之人多多交流,才好定下后面的军略,等商议完了,一同去水师坐坐?”
这有安抚拉拢的意思。
齐子安态度的转变,让还沉浸在手中权利被夺的程远亮等人,心中稍稍安定。
几人默默点头致意后,方才缓缓坐下。
代表着松江地方守备力量的程远亮,微笑着道:“将军盛情相邀,末将等自是听令。末将等虽未立军功,但对那倭贼,却也了解甚多,对将军自然是知无不言。”
同样的,程远亮也是在表态,如今他所代表的松江地方守备力量,会以手握节制权利的齐子安马首是瞻。
郑忠在一旁看得新奇。
虽然他如今已入水师多日,但都只是与幼军卫交往,现在能够和其他军中之人交集的机会,自有一番雄心壮志的郑忠,在很认真的熟悉着大明军方的习惯。
等到营中的官兵上了茶。
齐子安润过喉咙后,看向程远亮等人,再次开口:“倭寇久犯大明,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定海中所、拓林村,皆受倭寇残害。此仇不报非君子!倭寇虽为皮癣,但时时在我大明耳边犬吠,终是不好。”
朝廷要一劳永逸,解决沿海倭寇问题。
程远亮脸上浮出些杀意,沉声道:“若非倭寇漂浮海上,四处寻机,而我等只能忙于补救,致使百姓受苦。而是两军对阵,末将不杀至脱力,不杀尽倭寇,必不会退下阵来!”
一旁跟随程远亮而来的余大兴、金山卫指挥同知等人,纷纷点头,目光之中露出一抹凶狠。
若论野战,大明不怕任何人。
哪怕是当年,纵马中原、不可一世的北元,同样倒在了大明官兵的金戈铁马之下。
齐子安说:“太孙总领灭倭之事,已成定局。沿海守备卫所,幼军卫,水师,都要齐心协力。”
程远亮点头附和:“太孙久经战争,总领灭倭之事,自是无可争议,军中官兵亦是心神所往。”
漂亮话说得让齐子安难得的露出笑容:“太孙业已定下灭倭大略,总体来说分为三步。战略防备,战略对持,战略进攻。”
战略防备、对持、进攻。
说完针对灭倭之事的军略,齐子安停顿了下来,他要等程远亮等人领悟。
在领军出京之前,齐子安特意去了一趟城外皇庄,与正在和那些被培养成军事参谋推演灭倭之事的太孙商谈了一番。
灭倭三步走的军略,齐子安就是在那个时候,从太孙嘴里得知的。
剿灭倭寇,非是一日之功。
一旦朝廷下定决心剿灭倭寇,势必要大动干戈,各方官兵、物资调动频繁,如此自然会被倭寇知晓。
哪怕这些倭寇,没有亲自上到岸上,也会被那些在暗中与倭寇勾结的沿海明奸们通风报信。
当得知大明要下定决心绞杀自己,倭寇们必然会躲在外海上,短时间内不会再犯大明沿海。等到劳师动众的明军,疲于日夜防备,时日拖延,寻到机会的倭寇们说不定就会冲上岸,对大明造成起一人。
齐子安和煦微笑着看了过去。
少年人长得都差不多,英武不凡。
他记得这个少年,似乎是叫朱……
好像他们的名字,也都差不多。
齐子安摇摇头道:“指挥使他们不是外人,但说无妨。”
少年参谋点点头,然后向程远亮等人解释道:“诸位将军,此次灭倭之事,太孙定下的军饷钱粮,一应耗费都将从南疆抽取,朝廷无需在此事上劳心。”
朝廷不管灭倭耗费来源。
程远亮等人头一听闻,显得有些震惊,然后疑惑道:“南疆如今尚未彻底收服,就算是全部收服,能从南疆收取赋税,只怕也要等上几年吧?”
少年参谋微微一笑,自信而坚定的说:“诸位将军有所不知。南疆大部地区,皆可做到一岁三熟。且从去岁开始,南疆除了大军征伐,后方建立的兵线沿线,都在开垦山林,推行耕种。如今这些地方,都已完成收获,第一批粮草会在王公公到来时,随同运来。此后,亦会源源不断的送来钱粮。”
感谢靖江王府。
不!
该是感谢南王府!
还要感谢南疆投诚内附的住宣慰司王室!
少年参谋心中感激着,有些话却没有说出口。
从去年南疆征伐开始,放火烧山就成了杀敌拯救南疆土著之外,最大的事情了。
一座山林的消失,代表着无数的良田出现。
若不是太孙有令,要在南疆控制一个足够的山林雨林面积,只怕南王府这些人,会将整个南疆变成一片焦土,然后开垦成良田。
然后,无数归化投诚的南疆土著,在能够吃得饱的承诺下,开始为大明无私奉献自己的生命,在属于大明的良田上勤恳的耕种着。
这些事情,在场的人并不知道,甚至于朝廷里的大多数人都不知道。
但是在日月堂里,这不是秘密。
甚至可以说,南疆如今正在施行的诸多计划和策略,都是出自于日月堂。
而程远亮等人,现在有些吃惊于年轻的参谋所说的话。
南疆已经开始从投入转变为产出了?
这个消息,显然是惊人的。
程远亮随即开口:“即便如此,南疆产出能否足够支撑我等灭倭之事?途中耗费,又有几何?”
少年参谋立马开口解释:“南疆产出,完全可以支撑灭倭之事。至于耗费……三宝太监正在大骨剌大兴伐木,用于制造专事海上运输的宝船,以战船护航。所需耗费,不过水师官兵军饷钱粮而已。”
同样是出自日月堂的计划。
少年参谋的心中,已经在期待着海面上,布满一望无际的从南疆而来的运输船队了。
程远亮张了张嘴,尽管心中还有无数的疑惑,但现在他只想能有机会,亲自走一遭南疆,去看看那里到底是个怎样的景象。
在场官阶最低的余大兴长叹一声,站起身来,面上满是坚定:“末将愿在此立誓,待到杀倭之时,必斩首倭寇三百零九颗首级,于此地铸京观,告慰拓林村惨死百姓,在天之灵!”
齐子安也站起身:“届时,本将必为尔请功!”
“虎!”
大帐内,响起众人的虎吼声。
一旁,年轻的军事参谋,微笑着开口:“将军,按照计划,金山卫、青村中前所、南汇咀中后所之官兵,应当全数集结于沿海地带,重新整编,等水泥到来,沿海建造哨塔。”
程远亮当即面露迟疑,看向齐子安:“齐将军,松江府城不可不防……”
其实程远亮之所以姗姗来迟。
原因真的是为了抽调官兵,前往松江府城护卫,牵扯了精力。
当然,也有害怕来的太早,被起身。
他环视众人,随即高声喊道:“南疆会新建数省,数位总督于军中提拔。征服东瀛,朝廷势必曹随萧规,诸君届时,因功获封,自不在话下!”
总督一方军务,可比当一个小小指挥使,小小千户,要来的风光荣耀。
幼军卫大帐内,顿时响起一片低沉的呼吼。
“虎!”
“虎!”
“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