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用户注册与阅读记录,书架等功能重新开放 |
百度搜索新暖才文学网,即可找到我们,网址为拼音缩写https://www.xncwxw.me
(前面加https,http可能无法访问),
即将改版,更多精彩小说请点击"首页-分类-其他小说"
书架功能已恢复,可注册登录账号
深秋。
即便是在江南,也变得逐渐寒冷起来。
松江府的官道旁,有着不少的枫树林。
红通通的叶片,随风飘摇着,显得十分可爱好看。
远处的田野里,辛勤的百姓们,并没有在才成秋收之后,就彻底的歇下来,还在田间地头做着疏通沟渠等农活。
而枫树林下,也并没有所谓的‘停车坐爱枫林晚’的野趣场景。
除非是傻子,不然柔软的大床,不比狭小的马车舒服?
杜牧那货,大概只觉得野战刺激,却根本不懂得,真正的床笫之欢是怎样的。
官道上,七匹战马驮着七个人。
不是旁人,正是隐藏身份出京,前往沿海灭倭前线的朱瞻基等人。
路并不是去松江府城的,而是直直的往大海而去的。
朱瞻基在心里,评判完杜牧的野战诗,目光投向前方,官道尽头的小镇。
小镇不大,三五百户,千余人生活聚集地。
镇子就是依靠在官道旁修建的,一眼能从这头看到另一头。
镇子上,有阵阵的读书声传出,百姓们围绕着镇子外围,在修建着些什么。
整个小镇,显得格外的生活和忙碌。
于谦却是满眼的忧虑,淡淡的颂唱着:“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文正的渔家傲·秋思。
可是这里是江南的松江府,并未是在塞下。
这里也没有衡阳的大雁,有的是茫茫万里大海。
不过于谦显然是在借旧时诗词,抒发如今的心情。
如今,于谦同样是在大明海疆,同样是功业未成,同样是不知何时了。
他不知道,这一场事关整个大明倭患的军略大计,要到什么时候才会结束。
心中的忧虑,自然是情不自禁的就产生了。
朱瞻基开口:“一日不除倭寇,大明海疆便一日不得安宁,在倭寇未成大患之前,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要比等到事不可为之时,再做亡羊补牢之事,起身,向老人家行礼,歉意道:“老人家,我们是从北边回来的,要回到钱塘去。想在此地歇息一晚,不知可否?”
老人家当即点头:“原来是钱塘的公子们,刚刚听你这位公子说话,言语间就有些钱塘那边的味道。歇息当然可以,虽然镇子外面乱,但镇上的人家,也有不少空置的屋子,不过……”
于谦熟悉的笑着:“几两银子,虽然不多,但也是我等对主家收留的一点敬意。”
老人点点头:“公子良善,老头子刚刚想到,我家老二他们那边屋子,还有几间空屋子,要是公子不嫌弃,等下老头子就带你们过去先安置好……”
原来老头是打了这个主意,要为自家创收呢。
于谦对老人家的小心机,没有反感,乐呵呵的点头同意。
担心那好几两银子跑走的老人家,立马是站起身,他也不管刚刚说的等下再去,拉着于谦就往镇子上走:“老头子看公子们也是走了一路,定然是累了,这就带几位公子过去先安置好行囊细软,再要家里的小子去外面装回来几筐上好的甘草,将这几匹老马喂得饱饱的!”
老人家的心思是如此的直白。
朱瞻基等人也不当面揭穿,微笑着表达谢意,牵着马跟随在老人家身后,往镇子上走去。
大抵是因为快要到正午了,小镇入口出的凉棚下,似乎是管事的人,开始大声的招呼着正在挖沟搬土的镇民们回来。
走在前面的老人家,脚步不停,回过头说:“这些是黄老爷家的管事下人们,每日里都是他们将做好的饭菜送来的,还有敞开喝都管够的凉茶。就是有点不好……”
“哪点不好?”朱瞻基很是好奇。
“嘿嘿……黄老爷啊,给我们的每顿饭里,总是会埋着一块又大又肥的肥肉,我们都在担心,等这沟挖好了,嘴巴也喂刁了,就吃不下自家的那些个饭菜了……”
老人似乎是在埋怨,但是那满脸的喜悦,却是不加任何的掩饰。
或许,他不是在担心,吃不下以后自己家的饭菜,而是担心再也吃不到一块又大又肥的肥肉了。
而在朱瞻基等人看来,被老人多次提及的黄老爷,则是引发了他们格外的关注。
朱瞻基相信,这个天底下是有处于统治阶层,且还是好人的存在。
但他不相信,这样的好人,是能这样随随便便就遇见的。
到了小镇入口,走路的速度就慢了下来。
因为,就设在入口处的凉棚下,已经是围满了赶来吃饭的百姓。
在前面带路的老人家,在路边的一个中年,大腹便便的男人。
黄管事则是摇摇头,脸上带着笑意对老人家说:“可吃得饱?没吃饱,再去拿一碗,不过可没有肥肉了。”
老人家连连点头:“吃饱了!吃饱了!”
黄管事欣喜道:“吃饱就好。我是见这几位公子,似乎有在咱们镇上留宿的意思,所以便想请几位公子,到我们黄府下榻。不知几位公子,意下如何,能否赏光?”
最后,这黄管事,对对着朱瞻基等人询问的。
态度很是谦虚,总是笑面迎人。
倒是让朱瞻基等人微微一愣,当真是没有想到,这个黄家的管事,竟然这般的会做人,当真是乐善好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