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用户注册与阅读记录,书架等功能重新开放 |
百度搜索新暖才文学网,即可找到我们,网址为拼音缩写https://www.xncwxw.me
(前面加https,http可能无法访问),
即将改版,更多精彩小说请点击"首页-分类-其他小说"
书架功能已恢复,可注册登录账号
一旁的老人家,现在很是受伤。
本来已经快要到手的银子,就这样轻飘飘,像是一只顽皮的蜜蜂飞走了。
黄管事一脸期待的站在一旁,等待着朱瞻基等人的回应。
看了看体面的黄管事,朱瞻基终于是点点头:“如此,就劳烦贵府了。”
等了许久的黄管事,露出灿烂的笑容:“几位公子快请,我家老爷尽早去府城办事,再过一会想必也该回来了。”
朱瞻基好奇道:“方一到贵镇,便听百姓对贵府老爷多有推崇,待贵府老爷回来,我等必当亲自前去拜见。”
黄管事点点头:“老爷向来敬重读书人,几位公子一见便是饱读诗书之人,我家老爷回府知晓后,定然是欣喜若狂的。”
那所谓的黄老爷,大概真的是喜欢读书人的,连自家一个小小管事,都能出口成章。
两人攀谈了几句,就在黄管事的指引下,向着占据了小半个镇子的黄府过去。
一旁,于谦看着面有不甘的老人家,微微一笑,伸手从袖子里掏出一枚银子。
银子约莫有三五两重。
于谦掂量掂量后,就拍在了老人家的手上。
老人一看自己什么也没做,就能得到银子,先是脸上一喜,然后皱起眉,就将银子重新塞进于谦的手里。
“老朽不过是带了几步路,可什么事都没做,公子万不要如此。”
于谦摇摇头,又将银子拍在老人家的手上,郑重道:“原就是答应了老丈的,若是老丈不收下,我等心中难安。”
说完,于谦将老人抓着银子的手握起来,轻轻的拍了几下。
终于是给出了银子,于谦便再不做停留,追上已经走出去一截路的朱瞻基等人。
少顷。
众人就在黄管事的带领下,到了黄府门前。
按理说,黄府应当是这个镇上,掌握原始生产资料最多的人家,不说良田万顷,但至少也算是抵住老财的行列。
而往往,地主老财都会将自家修建的格外奢华,用以彰显他们有钱的事实。
哪怕,这样会引来一些不怀好意之人的觊觎,这些地主老财依旧是乐此不疲。
甚至于直到数百年之后,这样的行为习惯依旧存在……
然而,站在黄府门前,朱瞻基看到的却是一片朴素。
小小的府门,在高大的院墙下,显得格外的不合适。
甚至于,朱瞻基都看到,府门底部都开始腐朽了,整个府门的漆面都开始有剥落的迹象了。
很是节俭啊!
大概是看出了朱瞻基的变化,侧身在一边恭请众人入府的黄管事,含蓄道:“沿海不是倭寇,便是狂风暴雨,收成虽好,但也非岁岁如此。老爷总是要拿出府上的钱粮,去救济周围的百姓。”
黄管事的意思,总结一下,就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众人再不疑惑,随着黄管事入府。
黄府占地不小,内里也尽是江南特色的营造方式,不过用材做工,都算不上精致奢华,倒是真的表里如一。
没多久,朱瞻基等人就被带到了一座偏院内。
院子不大,却是在黄府里难得一见的别致。
一条活水渠穿墙而过,周围种植着不少还算名贵的林木花卉,堆砌着假山怪石,算是难得精致了。
屋子没有多少件,拢共三间排屋。
站在院子里,黄管事热情的解释着:“这处院子,是老爷特意单独修建的,为的便是有好友、士子来此,能有个舒心的地方安歇。”
说着,黄管事看了一眼朱瞻基七人。
一直做迎来送往事情的黄管事,一眼就看出这七人的主次之分。
为首的这两个年轻人,显然是这一行人里话事的。后面那四个,大概是各自的家丁护卫。
至于从一开始,就带着斗笠的那位‘公子’……
黄管事心中微微的偷笑着,少年士子们游学在外,向来是少不了风流故事的。
而看着这位女公子的站位,很显然是和眼前这位长相在朱瞻基身边的岑可,这个时候却是突然小声开口:“这家的黄老爷,婢子听说过……”
岑可竟然听说过这个黄老爷?
就连朱瞻基,都将征询好奇的目光看向岑可。
接受着在场所有人的目光,似乎是让岑可有些娇羞不已。
迟疑了一下,岑可看向朱瞻基眼中得鼓励,默默鼓起气来,却依旧小声道:“黄四爷生意做得很大,在松江府城和苏州府都有产业的。而且,他当初并不是黄府的长子,而是府上的四公子,不过上面的兄长都被倭寇杀害,所以他父亲去死后,才是他接下来黄家的产业。”
黄四爷?
听到这位黄四爷的几位兄长都是被倭寇杀害的,众人已经能联想到,一位仇恨和担心倭寇再犯,所以这位黄四爷才会如此的大动干戈去营造镇子上的防御。
而岑可的介绍,还在继续着:“黄四爷接手家业后,做的比黄府先前还要好,原本在府城里只有一间铺子,如今都变成二十间了。就连苏州府那边,也有好几个铺子。”
成功的商业人士。
朱瞻基的好奇越发的浓郁,点头示意岑可继续说下去。
被不断鼓励的岑可,默默的看了一眼在场的人,深吸了一口气说:“黄四爷不光是生意做得好呢。就连家里的田地,在这些年也不断的增长。”
听到这话,朱瞻基目光一凝,这样的事情他是绝对不允许的!
他之所以从一开始,就要施行南疆征服计划,为的就是扼制未来不断抬头和扩张的土地兼并。
而如今,听到那个黄四爷,就在干着土地兼并的事情。
第一时间,朱瞻基想到的就是事后,要问责松江府,且要调派锦衣卫前来松江查清,那个黄四爷在兼并土地上的重大问题。
可是,岑可却解释道:“黄四爷都是在百姓过不下去的时候,才会拿出家里的钱粮去购买百姓的田地,而且总是按照田地本身的价格买下来的,从来不会打压地价。而且他还会接着让那些百姓继续耕种,只要百姓好好的耕种几年,只要能积攒下当初卖田的钱粮,就能从黄府将田再买回去。”
没有压价,没有驱赶百姓,还以原价出售田地归还百姓。
若不是朱瞻基第一次听说这样的事情,他都不敢相信,大明真的有这样的好人存在。
“你们相信,这是真的吗?”朱瞻基看向于谦等人,轻声询问着。
于谦等人相互交换着眼神,然而却是迟迟不肯开口,显然就连他们也有些拿不准主意。
“还不止如此呢!”岑可一旦说顺了嘴,似乎就没有打算停下来:“只要遇到倭患或者灾年,黄四爷还总是会倾尽家财,给松江府的百姓,让他们能够活下去,不至于流离失所。也正是因此,黄四爷格外的受历来的松江府重视,但凡有新的知府大人上任,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召见黄四爷表示感谢。”
当真是个完人!
朱瞻基陷入了沉思,因为他也有些拿不定主意了。
正是这个时候,屋门被轻轻的敲响,外面传来黄府管事的声音。
“几位公子,府上做了几样小菜送来,不知合不合几位公子的口味。”
这边,朱秀已经站起身走到屋门前,将屋门拉开。
黄管事正站在门外,带着几名黄府的仆役,向着开门的朱秀点头表示感谢,然后就鱼贯而入,在一旁的桌子上将八道菜肴摆好。
都是精致的江南菜。
热气四溢,香气十足。
“小的听说,几位公子是从北边归来,要回钱塘去的?”黄管事带着人摆好了菜,站在一旁小声的询问着。
于谦看了一眼朱瞻基,接过话回答:“有劳管事。我等北上游学,如今年关将近,正要回乡团聚。”
黄管事点点头,征询道:“咱们松江离钱塘不远,如今年关尚有些时日,若是几位公子不介意,大可在府上多留几日。想必,我们老爷是十分喜欢,与诸位公子坐而论道的。”
于谦的眼角扫了一眼太孙,然后对着黄管事点点头道:“多谢管事,等见过贵府老爷,我等若要离去,必会提前与管事知晓。”
这是不打算立马下决定。
黄管事也是个人精,看出几人的犹豫和思量,也不再过问,他又说了几句好话,这才带着人缓缓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