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用户注册与阅读记录,书架等功能重新开放 |
百度搜索新暖才文学网,即可找到我们,网址为拼音缩写https://www.xncwxw.me
(前面加https,http可能无法访问),
即将改版,更多精彩小说请点击"首页-分类-其他小说"
书架功能已恢复,可注册登录账号
师姐,她拔剑的速度比敌人快,那么便可先发制人,咱们锦衣卫中没有什么速成的法子,也不看什么根骨资质,只要你肯吃苦,练个三年五载便能小有所成,练个十年就可大成,你懂了吗?”
以前的张辂虽然一心想做大侠,但看了众多武侠片和武侠小说,主角全都是有了奇遇才练就一身绝世神功,就好比郭靖,跟着江南七怪勤勤恳恳练了那么多年依旧是废柴,可后来吸了蟒蛇血,又练了降龙十八掌和九阴真经,得了诸多高手传授,这才跟开了挂一样最终成为一代大侠。
现在张辂不得不面对很现实的问题,虽然是穿越而来,但却没什么奇遇,既然知道了习武没有捷径可走,接下来的路他自然要好好想想。
最终,还是张辂心中想成为大侠的执念左右了他,张辂朝着罗克敌坚定的点了点头,恭恭敬敬答道:“是,我懂了罗师父。”
也难得罗克敌露出一丝浅笑,他轻轻拍了拍张辂肩膀,再一次越出了院墙。
而此刻的张辂已经变得目光坚定,不就是下苦功么?李薛师姐一介女流能做到,自己也一样能做到。张辂对女人可没有偏见,但也知道从练武的角度讲,男人始终比女人要有优势。
现下没人要求什么,张辂则是自顾自地跑到一边扎起马步来……
旁边正在练剑的李薛目光依旧淡然,但她对自己这个师弟,似乎也是有所改观。院墙外面的罗克敌则是欣慰地喝了口酒。
自打今年郭桓案了结,锦衣卫的权利明显被削不少,不少锦衣卫高层无所事事,便起了招收弟子沿存实力的心思,这些高层中多的能收十来个弟子,少的也有三五人,只有罗克敌一直都只有李薛一个弟子。他收弟子,要求甚高,李薛的进步也足以让他满意,现如今张辂也坚定了自己心中的信念,这确实令罗克敌感觉十分欣慰。
第二十一章 殿前司将军
张辂此后的日子过得也算是单调充实,上午进宫进学,午后去锦衣卫练功,晚上则是回府睡觉,偶尔得空还要和以傅让为首的勋贵子弟们应酬一番。
这样的日子过得飞快,转眼间便到了洪武十九年。
张玉投诚半年,也已经得到了朱元璋的信任,此时虽说官职不高,但也算是被委以重任,跟着其他大明将领四处征战开疆拓土。
说来也巧,如今张玉所跟随的,正是当初将他们一行人堵在关外的蓝玉。现在的蓝玉颇得朱元璋信任,逐渐成长为大明军中新一代的军神。
至于张辂跟朱允炆的关系也是越来越亲近,就连东宫的宴席朱允炆都会邀请张辂参加,十岁的张辂仍是白身,能经常出入太子府,也让不少人羡慕。
为此张玉在出征之前还刻意叮嘱过张辂,太子未来终归是要袭承大统的,届时朱允炆便是名正言顺的太子,现如今跟朱允炆做朋友没什么,未来的张辂是必须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的,皇帝称自己为孤家寡人不是没有道理,历史无数次的告诉人们,皇帝不需要朋友,和皇帝或者储君走的太近通常没有什么好下场。
若说忠君爱国,张辂自然遵从大伯张玉的教育,主要也是因为在皇权至上的年代实在摆脱不掉皇权的束缚,但怎么说朱允炆可是张辂的朋友,皇帝就不需要朋友吗?这点张辂完全不能理解,毕竟他上辈子充其量算是一个打工人,与高层人物距离实在太远。
张辂的想法很简单,谁对我好我自然也会对谁好,至少张辂就是这样的,目前的朱允炆也是这样的。
就是是因为张辂经常出入太子府,又跟朱允炆相交莫逆,今日朱元璋还特意召见了他。
召见的地点设在御书房,听说只有与朱元璋十分亲近的臣子才会在这里被召见,至于这则传言是真是假没人知道。
张辂跟着内侍进了御书房,显得多多少少有些局促,说实话,这都是装的,只希望能给朱元璋留个好点的印象,至于内心嘛?已经飘了,能被大明第一任扛把子单独召见确实是很光彩的事情。虽说他见过朱元璋好几面,但却不曾独处,单独面对皇帝,还不许人兴奋些?
御书房内的张辂显得很老实,眼皮都不带抬一下的,他恭恭敬敬的给朱元璋行礼:“拜见陛下。”
面见皇帝规矩繁多,朝会之时必定要行跪拜礼,而在御书房召见也不算那么正式,张辂也省得跪拜了。
其实面见皇帝,总要有个自称,一般都是:“末将”、“微臣”或是“草民”什么的。但张辂想了想,自己现在没有官身,但严格来说自己这种官宦子弟又算不得草民,实在不知要如何称呼自己。
主位之上的朱元璋似乎并不在乎这些细节,他轻轻抬抬手,说道:“免礼。”
张辂依言挺直身体,他抬头看看朱元璋,今日朱元璋没穿正装,只是穿了一件看起来很普通的常服,而此刻的朱元璋也正好放下手中的奏折看向张辂。
张辂只觉得心中一紧,只觉得自己好像变成了一只小白兔,而主位上的朱元璋则化身成了战无不胜的老虎。即便如此,张辂也没有移开自己的目光。
两人对视了约莫一盏茶的功夫,朱元璋也是感觉稀奇,大明朝堂皆为人杰,但这些人中翘楚谁不惧怕自己?当年胡惟庸权倾天下,自己不过一个眼神就能够让胡惟庸俯首认罪,怎么眼前的张辂却不怕自己?
朱元璋将身体微微后靠,全身上下那种上位者的气势也随之消失,张辂顿时感觉周围压力尽去,只听朱元璋朝着张辂问道:“你小子不怕俺?”
大伙都是人,有啥好怕的?咱好歹生长在红旗下,能给你这样的封建君王见礼都算是给你面子了好不好。好吧,在这一刻,美好的社会给了张辂无限的勇气。
张辂挠挠头,决定还是用大伯那一套说辞来回答,毕竟要说了心里话可真是会被砍头的,咱可以不怕朱元璋,但咱怕小命不保啊。
“还是有些怕的,但大伯说过,陛下是明君,受世人敬仰,我也没犯什么错,自然慢慢也就不怕了。”
朱元璋捋捋胡须微微一笑,满朝文武确实都惧怕自己,自己也知道因为这几年的大案牵连甚广,所以不少官吏都在背地里骂自己是昏君,可这些人却没有一个孩子心思通透,受到制裁的那些人没有一个是绝对干净的,自己只不过是从严而治罢了。
朱元璋笑道:“张玉不错,你小子也不错。”
能得别人一声夸奖,张辂自然是欣喜的,他开口道:“谢陛下夸奖。”
朱元璋则挥了挥手,说道:“不过俺还是觉得让人惧怕才能使这天下长治久安。”
这话张辂实在不知该如何接,好在朱元璋也没打算难为他,只听朱元璋继续说道:“不说这些,你最近在锦衣卫可还习惯?”
张辂回想一番,开口道:“刚去的时候不习惯,经历了些日子就习惯了。”可不就是习惯了么,现在一心想成为大侠的张辂对自己就要求极为严苛,旁边还有一个更严苛的师姐,每天练啊练啊也就练习惯了。
朱元璋点点头,对着门外道:“来人!”
话音刚落,只见一名内侍已经托着一木制托盘走了进来,不过其上盖着一方红布,实在看不到里面放着什么。
这托盘并没有呈到朱元璋案前,而是被内侍端到了张辂近前。
张辂一脸问号,抬头看了看朱元璋。
朱元璋则开口说道:“你小子心地纯良,俺能看出来你与允炆是真心交好,这种没有功利的情谊确实难得,当初燕王欺负允炆的时候你小子居然也敢上前阻拦,要知道燕王可是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也亏得你小子扛得住他的气势,以后若是允炆遇到什么困难,俺希望你小子还能挺身而出。盘中的东西是赏你的,掀开看看吧。”
张辂也不迟疑,直接掀去了托盘上的红布,只见盘内有一件衣袍,一顶冠帽,衣服上面还有一封令函和一枚令牌。
这衣服和冠帽张辂见过,而且几乎天天都能见到,这正是锦衣卫的衣袍。
再看那块令牌,黑底金边,上书“锦衣卫”三个烫金大字。
张辂一脸兴奋,锦衣卫监察天下不法事,入了锦衣卫自然也能打抱不平为民做主,这也变向圆了张辂的大侠梦。
张辂朝着朱元璋问道:“这是给我的?”
朱元璋说道:“是,就是给你小子的,那封任命书也打开看看吧。”
打开任命书,里面尽是些繁体字和之乎者也,好在大致意思张辂也能看懂,张辂自今日起便是锦衣卫殿前司的一名将军了。
虽是名为将军,但却不像真正的将军那样拥有指挥兵马的权利。殿前司是锦衣卫中专门负责陛下护卫和仪仗的机构,由将军、校尉和力士组成。其中将军负责殿前护卫,校尉掌管卤簿、伞盖,力士则举持金鼓、旗帜。
别看锦衣卫将军只是负责站岗护卫,上不了任何品级,但其中的人员莫不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凡是官宦人家的子弟想混点资历,殿前司就是最好的选择,既不用上前线拼死拼活,还能经常得见天颜,保不准什么时候入了陛下的眼,那升迁简直不要太快。
当然了,官宦子弟即便想进入殿前司也是要看家世的,只有与陛下十分亲厚、对陛下十分忠诚的世家子弟才会被选上。另外在殿前司中还有一些平民,想要入选更是苛刻,不仅需要体貌端正,身体雄壮,还要往上倒好几代,只有几代人均是纯良的普通人家才会被选入。所以说张辂现在这个锦衣卫殿前司将军的职位那可是别人盼都盼不来的。
第二十二章 武痴小县主
张辂从内侍手中接过托盘,对着朱元璋谢道:“谢陛下。”
朱元璋则微微一笑,轻轻点了点头,“如今你年纪尚小,这袍子你也穿不了,等什么时候你能穿这身袍子,便来当值吧。”
张辂再次谢过朱元璋,便在内侍的指引下离了皇宫。
能真正成为锦衣卫的一员张辂确实非常高兴,别的暂且不说,至少领了这个职位之后也就有了自己的俸禄。自穿越以来张辂所有的花销都由大伯张玉负担,府中自然不会短了张辂花销,可他内心毕竟是成年人,总是希望能实现财政自由,再者有了俸禄之后还可以给大伯和辅哥买些礼物以表心意。
张辂捧着托盘回到家中,发现辅哥同样收到了任命,兄弟俩一样,现如今都是锦衣卫殿前司将军了。
由此也可见朱元璋确实是一个心思细腻的皇帝,张辂说到底不过是张玉的侄子,若只封赏张辂而没封赏张辅,势必会让张辂在张家遭受排挤,当然这些都是小事,最怕的就是朝廷上下总会有人猜测皇帝的心思,难免会认为朱元璋对张玉有所不满,如今兄弟两人都得到封赏,无论家里外面,可谓是皆大欢喜。
整个张府上下也因为这件事而大肆庆贺起来,只可惜家主张玉征战在外,没办法分享自己子侄的喜悦。
无论是好消息或是坏消息,总之大明一有什么风吹草动马上便会在权贵之间迅速传播开。
不过才第二日,张辅张辂兄弟二人成为锦衣卫的事已经传的人尽皆知。
有人会说了,不就是两个孩子进了锦衣卫嘛?至于被各大家族当作新闻一样传来传去么?
还真就至于,自张玉投诚以来,朝堂上的各个权贵没有一人敢与张家走的太近,最多就是见面打打招呼,客客气气的罢了,毕竟是降臣嘛。
前面也说了,但凡是权贵子弟能入锦衣卫,那必定是皇上十分信任的。
张玉刚刚拜将随蓝玉出征,如今张辅张辂又双双入了锦衣卫,这就是一个信号,说明朱元璋信任张家,甚至有可能会委以重任。
应天这些权贵自然闻风而动,陛下信任的,咱们结交一下总不会有错,说不得以后还有相互倚重的地方。
是以第二天张辂和张辅刚刚进了学堂,马上便被一众同窗围在了中间,阵阵道贺之声更是不绝于耳,那架势可是把兄弟二人吓了一跳。
朱允炆也在为自己好友高兴,只是碍于身份,不便上前祝贺。
两兄弟正是春风得意时,却被一个声音所打断。
“我听说学堂里有人进了锦衣卫?”
这声音之中透着一丝甜美与俏皮,但听见这声音之人无不心头一震,原本乱糟糟的学堂瞬间变得安安静静,所有人的目光也都齐齐向着门口看去。
这声音的主人正是乐安县主韩沁。
见无人应答自己,韩沁往里走了几步,再次开口问道:“听说这里有人进了锦衣卫?”
人群中依旧无人应答,不过却都自动让开一条道路,直接将张辅和张辂暴露在韩沁眼前。
张辂不禁咽了下口水,心内显出无尽的紧张和恐惧。上次卫王朱植被欺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